返回第五章 陈年往事1(2 / 2)激水漂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母亲也多次劝过大龙,要多听他姑父的建议,人家毕竟是社区主任,结识的人多,看问题全面,常年在南乡县经营,人脉多,路子广。

盖大龙是个朴实的人,一个具有朴素无产阶级感情的人。自从年幼时父亲去世,他就是家里半个顶梁柱。从小就学会种田,种菜,卖菜,帮母亲分担家务。毕业后进工厂打工,接触到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他和他们一样辛勤上班劳动,挣取工资,养家糊口。从不敢干投机倒把,违法乱纪的事情。挣点钱,花点钱,钱没有进入资本经营领域,都是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人,往往比较重感情,讲义气。反正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也就没有那些顾忌和讲究,没有背景和后台,全凭双手劳动,手停口停,敢爱敢恨,直来直去,立场鲜明。这在易正源口里就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梁山文化,盖大龙在他眼里就是花和尚鲁智深一样的人物。

在易正源还没有做荷花街社区主任前,盖大龙会利用假期来帮姑父家做事,有时送送货,有时打扫卫生,渴了倒水就喝,饿了做饭就吃,基本是比较随意自在的。

在外打工回家后,盖大龙会给姑父买条他爱穿的9元裤,买烟从最开始45块一条的延安到90块的红河,陪姑父喝酒就喝当地的包谷酒,打一壶酒,放上姜蒜,放在火盆上热起来喝。爷俩之间话虽少,易正源每每金句频出,被盖大龙捧为经典。

一切在易正源做了村长后发生变化,那是全球经济危机的第二年,出门打工没挣到钱的盖大龙早早回到家,怀揣200块钱到家里,寻思去看看老姑父,听说当了村长,买了小轿车。盖大龙向往常一样买了条90块的云烟提上去姑父家。

到了之后,姑姑看拿的云烟后就说,你姑父现在当了村长,抽的都是芙蓉王了,前几天你堂弟过来给你姑父买的9元裤业,你姑父也没穿,送给工人穿了,都是现在与之前比较之类云云的。

姑姑留盖大龙吃晚饭时,桌上摆的是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等高档白酒,姑姑每样酒都倒一杯给自己的侄儿尝尝鲜,盖大龙常年在工厂里做事,也没有喝过这些高档白酒,尝了口后说喝不惯,还是想煨一壶包谷酒。

这时易正源用严厉的语气说:

“喝了这么多年的包谷酒还没喝够?有好酒不喝要喝包谷酒?”

…………

盖大龙放下酒杯和碗筷,无语半晌后,推脱有事就走了。

时间回到现在,在姑姑家做公务员的表妹跟自己的表哥开玩笑说:“表哥,我觉得你这么多年来,还是有点自卑,你看你嫉妒人家沐有银做生意有钱,你一回南乡县就怼天怼地怼空气,你说是不是”

“是吧,可能我还是适合在外面吧……”盖大龙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了下。

打工苦,打工累,打工出门就受罪,家里的人以为在外打工收入高,比南乡县赚的多,殊不知打工同样的在外面也有些糟心事,工作上为同事背黑锅,被老板骂的满天飞,累死累活拿份死工资,各种考核,各种绩效,老板一言不和就扣钱,打工在外受气,回南乡也受气,真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人生最糟糕的也不过如此吧。

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勇敢面对,坚强的走下去。一直以来,盖大龙都想成为易正源那样的人,但是又不仅仅是他那样的,最原始的东西,比如初心是不会变的,朴素的无产阶级感情是不会变的,帮组需要帮组的人是不会变的。

盖大龙需要的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这个机会在外已经越来越渺茫,打工的日子已经到头了,职业生涯进入瓶颈,家里母亲年事已高,孩子也要读幼儿园,不能老是放在家里成了留守儿童。

内心深处,他听到南乡县城南街道盖士村在召唤,家乡在召唤,在外终究是浮萍一样,没有根的,自己的根在南乡,在盖士。出门打工只是无奈的选择,只是谋生的一个阶段,只是原始资本积累的一个过程。

可是这个选择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30几岁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容不得失败,一旦失败就只能回到打工时代,就要继续两地分居,天各一方,骨肉离分。这个风险和后果是在单位上班的同龄人所不能承担和接受的,只有像盖大龙这样的无产者,才有魄力在稍纵即逝间把握住这次机会,实现自己的毕生抱负,不枉此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