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遂饮了口茶,开口言道:“江施主乃是有福德之人,也与我佛有缘。佛道修炼不论门派,终归都是精、气、神的修炼,这是修炼的根本,所以必须要把他们牢藏体内,一点点不能泄漏。过去三个时辰言说的《阿含经》本质即是讲如何修持“三十七道品”而提升精气神。”
于是玄奘又逐渐深入,为众人演说了《阿毗达磨俱舍论》(又称《俱舍论》),结合《阿含经》,通过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内容与八品词句进行抉择,主要讲述一切万法之总相、别相、性质、类别,对世出世间法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详细阐明流转与还灭的因果法则,真实开显四谛真理,为场中众人指明何为“显密圆通真妙诀”。
最后讲了《佛般泥洹经》(小乘佛教涅槃经)中的“佛言。近是间有溪水。名鸠对。持钵往取水满钵来。我欲饮澡面。阿难即往。到溪水边。时有五百乘车。上流厉度水大浊。阿难即取浊水。持来白佛。溪上流有五百乘车。过水大浊。但可澡面澡足不可饮。是间更有一溪。名醯连。水大清。去是不远。可往取饮。佛即取浊水。澡面足。病即小差。”作为收尾。
却见江晨歌依然不解,不等众人反应,直接开口问“惜修生命无他说”中的“无”做何解。
玄奘笑言,“佛道有别,却各自有法,此“无”不得再讲,江施主入我佛门自得真解。”
李暮雨见玄奘又要江晨歌入佛门,急忙开口言到“师弟不可!和尚你怎的又来了!”
江晨歌对李暮雨笑笑,“师姐无需担心,我自持道门真法,不入他教!”
玄奘与昙棋相视苦笑,不过今日之功已满,不需强求,玄奘默坐调息。昙棋遂开口到“晨歌与众位施主,空闲时可仔细琢磨“真空”与“妙有”,自可得“有”与“无”。”
如此,一场佛法之会即告结束,大凡令船重新逆江而上,送玄奘与昙棋归了大慈寺,二人要交流三藏,便不再送昙棋回建元寺。李御史想与二位高僧多亲近求法,也一并下了船夜宿大慈寺。再行至合江亭渡口时,江晨歌却突然对李暮雨说道:“师姐,我有事请教大凡大家,侯公子可否送我师姐回武侯祠?”
大凡听了知江晨歌要问什么,怕李暮雨心生不喜,朝江晨歌笑到:“夜色已晚,有甚事何不他日再说,非得逮今日?你不好好护持着你的美师姐,麻烦我这半老徐娘做甚?”
江晨歌却言,“事如骨鲠在喉,还请大家行个方便!”又朝李暮雨道:“师姐无需担心,问完我即返回。”
几人见他态度颇为坚决,想来是有要事,大凡朝侯庭筠使了个脸色,侯心领神会,开口言道:“如此,便让我领此美差吧。”
侯庭筠遂与李暮雨离了船,在渡口寻了艘游船画舫回了武侯祠。大凡知江晨歌要问她这些年的经历,遂让下人把画舫停在江心,缓缓开口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