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玄奘昙棋水冰月,显密圆通真妙诀(下)(1 / 2)长风凡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玄奘知他意,开口说,“地涌金莲又称千瓣莲华、地金莲或不倒金刚,乃是佛门的“五树六花”之一,意为惩恶扬善。可解酒、治红崩或收敛止血,造福百姓。在我佛门,地涌金莲也是一门渡人向善的功法。”

昙棋又问:“如何渡人向善?”

玄奘则答:“民众未接触佛法,不知如何戒除自身烦恼,不修“三十七道品”,不懂生死超脱,不证“阿罗汉”果位,故思虑缠身,爱恨情仇、家人反目、世人相欺、天下大乱等等。我佛慈悲,为使《阿含经》深入浅出,故以地涌金莲引人见我佛门妙法,进而渡之。”

昙棋又接着问何以戒除自身烦恼、超脱而证罗汉果位。

玄奘称赞昙棋善问,看了眼大凡后,又盯着江晨歌和李暮雨,开口答曰:“得见地涌金莲即为有缘,可修我佛门《四十二章经》入门,再修《阿含经》,习得有四谛、四念处、八正道、十二因缘、十二分教、无常、无我、五蕴、四禅、四证净、生死轮回、善恶报应、营生处事、伦理法则、外道论难、普度众生和世界成败,得开示而见我佛成罗汉果位。”

江晨歌和李暮雨见状,心道“得,这哪是什么法会,又是跑来度化自己了。”心有不喜,却耐着性子一直听着。

昙棋和尚久久经略北传佛教,经文典故无不熟悉,玄奘虽游历四方但他眼下学问的功底依然是蜀中的南传佛教,于是二人又兴致浓厚得讨论了《阿含经》中的四谛、四念等种种概念妙法。这场问答,从地涌金莲说起,足足说了三个时辰,端的是把部《阿含经》的骨架全部给理了一遍。好在他二人说得妙趣横生、天花乱坠,中间又有大凡出来问些妙语,侯庭筠不时插科打诨,一场法会总算没有搞得味同嚼蜡。江晨歌和李暮雨身处道门,听佛法本已不太合适,便没有多提问。

日头西沉、晚霞满天,三个时辰一到,玄奘便闭口不再言谈,昙棋也不再提问,只见二人双手合十,齐宣佛号,同问场中众人:“施主可是明了了?”

得高僧解说佛法,即便俗世中人也是莫大的因缘、天大的福分。众人见状哪敢矜持,连忙还礼感谢。

却说众人听了《阿含经》或像慧仁慧宝心有所喜,或如李暮雨脸色平静,但江晨歌却面露疑惑。大凡见了开口问:“江公子可有疑惑,何不趁此机会问问二位大师?”

江晨歌本想说“没什么,都是些小疑问”,却突然瞧得玄奘和昙棋满脸笑意盈盈地望着自己,心中遂定,开口问道“听了二位大师讲经,方知何为“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可我心中却新生疑问,“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又作何解?”

玄奘和昙棋听他发问,连连击节而叹,口称“此真缘矣!不枉我二人为众位说法!得《阿含经》者唯江施主一人!只是江施主又何必拘泥于佛道之别?”

玄奘与昙棋对望一眼,见昙棋点头之后,只听玄奘说道:“江施主问浅言深,直指佛道两门真谛,只是拘于道门规矩未将疑问说全吧?也罢,今日有缘,我便摒弃佛道之别,为诸位施主演说下。”

众人听了,知道这是要说“真”法了,涉及佛门不传之密,均纳身下拜,起身之后,大凡连称今日得沾江公子福德了,不知何以为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