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失踪,太子惨死,大周政局突然变得扑朔迷离,周王胡只剩下唯一的王子——王子友。按理说,扶立王子友为新任周天子看似是唯一的选择,但是却遭到周王室宗亲一致反对。
原因有三:第一,周王只是流亡在外,而并未驾崩,朝中没有任何人有权力另立新君;第二,王子友并非周王胡册立的太子,因此也没有替流亡的周王监国的权力;再者,王子友那时才刚刚满周岁,哪里能当天子。
然而,朝中不可一日无主,所以经过长时间的博弈,最后所有人都同意卫伯和提出的一个折衷方案——周、召二公共和执政。
但由于周王还未退位,周、召二公手中也只有有限的行政权力,既不能代替周天子祭天地,也不能废立三公九卿,军权也由太傅虢公长父掌控,不能妄行征伐。
这是个完美的过渡方案,却没曾想,周王胡这一走就是十四个春夏秋冬,始终杳无音信,且朝中无人知道周王藏身何处。
更有甚者,古时信息闭塞,对于周王室发生的这一系列变故,天下人知之甚少。甚至世人以为周天子只是十四年不理朝政,是个同周穆王一样醉心于山水的风流天子。
好在这十四年但还算太平,戎狄蛮夷没有趁虚而入攻打镐京,诸侯们也没有因此提出太多疑义。
可是,周王胡始终不露面过于反常,朝廷内外风言风语四起——周、召二公执政多年却不主动迎回周王,乃是居心叵测,想要大权独揽、掏空周王室。更有甚者,怀疑周王胡已为周、召二公杀害,意图谋朝篡位、改朝换代。
不得已,周、召二公同周王室达成一个新约定——待到王子友一十有六,若周王胡还杳无音讯,那么就议立王子友为新君。
朝内总算达成一致,周公御说和召公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马上就可以卸下这沉甸甸的重担和骂名。
眼看就要熬出头,赤狄却突然出动,他们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围攻了彘林。原先,周、召二公以为这只是一次寻常的异族入侵。但很快,召公虎接到密报,说赤狄围攻彘林背后藏着一个惊天阴谋——周王胡便身在彘林。
得知密报,召公虎寝食不安,于是赶紧找周公御说商议。二人起初将信将疑,但密报上细节详实,证据确凿,都足以证明周王胡身处彘林,让二公不得不信。
兹事体大,绝不可大意——一旦周天子落入赤狄手中,那大周的天便要崩塌。二公一拍即合,执意发兵北上救彘林。
但在出兵之前,此事遭到虢公长父和虞公余臣强烈反对。对于周王室而言,此次出兵势必打破“周召共和”不问兵事的潜规则。同时,作为周王师统帅的虢公长父,十几年来损公肥私,自然也不愿意让周、召二公染指军队。
更何况,周、召二公不敢明说出兵目的——如果兴师动众只是为了解彘林之围,那周王胡流亡在外的消息就会不胫而走。更何况,所谓密报来源不详,如果把密报公开,二公很容易越抹越黑。
历经千辛万苦,召公虎最终力排众议,以“救晋”的名义倾周王师之所有北上,虽然受尽波折,但有幸天佑大周,跌跌撞撞击退赤狄,并在周王胡弥留之际将其找到,没有落入戎狄手中受辱。
周王胡在位三十六年,避位十四年,整整长达半个世纪。他在位时,有过文韬武略的大作为,也有因专利之策而导致暴动的过失,生前褒贬不一,死后也必然毁誉参半。
但对召公虎而言,今日周王胡的溘然长逝,倒让自己怅然若失。国人暴动以来,十四年的忍辱负重,是到了做个了结的时候了。
眼下,当务之急便是筹备天子丧礼。
周朝自开国以来,就极其重视礼乐文明。先贤周公旦制礼作乐,沿用舜帝“吉、凶、军、宾、嘉”五礼为雏形,制定一系列严谨而繁杂之流程,让礼仪成为上至天子、下到国人必不可少的日常行为规范。
五礼之中,丧礼是重中之重。
周朝之前的葬俗相对简单,用草席包裹亡人遗体,便在田野中下葬,即不用封土夯实、也不在墓穴上植树,曰“不封不树”。
而周公旦提出“棺椁”之分——首先斩斫优质大材来制作棺木,在棺木的外层用上好木板制作椁室。周人认为,木材可以荫庇死者尸体。入殓之后,在棺木中放置大量随葬品,代表“事死如事生”。
除此之外,埋葬之地也颇为讲究。首先要选择一块风水宝地,掘墓为穴。接着,在墓穴底层挖出椁室用以安置棺椁,墓壁上挖掘壁龛,用来存放死者生前所用器物。最后,将挖出的土回填夯实,名之曰“坟”,并在坟墓周围种上树木、以示哀悼。
安葬逝者之后,丧礼还远未结束。周公还针对未亡人制定一系列丧服制度。根据未亡人同死者关系亲疏,划分五个等级的丧服和服丧期,最长为“斩缞”,为三年之丧。
此外,整个丧礼过程中,细到诸如悼念动作、哀戚程度、啼哭次数等,都作不厌其烦的规定。三年服丧期满后,丧礼才告一段落。此后还需定时定点祭祀亡灵,以寄托哀思。
周公重视丧葬,是为了化民成俗,通过庄重对待死者,从而达到善待生者之目的,追求“慎终而追远”。
慎终,须在丧礼上极尽哀情;追远,须在祭祀时极尽敬重。这样才能让人伦存于世间,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上下有异、相亲相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