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 / 2)前折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在其中写道:“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波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映在水洼上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我们文学家们,以数十年的时间筛取着数以百万计的这种微尘,不知不觉地把它们聚集拢来,熔成合金,然后将其锻造成我们的「金蔷薇」。”

……

在教学中,褚修尧喜欢用激发孩子们梦想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一开始就告诉大家不要被这座小山村困住了,要学好文化,走出大山,去世界的外面看看。

他会讲城市里的生活,从江城是什么样的,讲到京师是什么样的,再讲到北边的俄国。在那个年代,褚修尧在大学里修习的外语,不是英语,而是俄语,他深受俄语文学的熏陶。

褚修尧给同学们讲果戈里、讲契诃夫、讲托尔斯泰、讲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时兴致来了,还会用俄语给他们朗读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记忆。

***

孩子们听得非常入迷,文学就是这样,不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你还是一个「人」,就有可能被它拯救。

根据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原则,他给底子不同的学生准备了不同的学习材料,一些薄弱的学生,就重点讲应用性的知识,比方说买肥料的时候怎么记账,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就多讲点延伸性的知识。

年初的时候,他带着几个学习热情高涨的孩子们,成立了「红星」文学社。目标写出文从字顺的好文章。而现在,社里的四个骨干成员都正在被书记口头警告,低眉耷眼。

钱先进,十五岁,说长大想成为村干部,为了提高知识水平,来到文学社。

石磊,十七岁,想要通过今后的高考改变命运,离开沔村,到江城安家落户。

王大壮,十三岁,智力发育有些迟缓,身高却已经比所有人都高。总是褚修尧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说是因为喜欢他身上皂角的味道,村里人身上都没有这个味道。

胡李娥,十四岁,父亲是账房先生,在村里算相当有文化的了。在父亲去世之前,接受过不多的一些家庭教育,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褚老师总是让她想起父亲。

对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心思,褚修尧一清二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