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诜最终还是听了李烨的建言,因为对方说了这么一句话:“今次民乱势大,若是本县处置得当,能及时平息,日后……还是功大于过的吧。”
政绩,何谓政绩?平息民乱,有其它县做参照物,他方某人管辖下的如皋岂非是一枝独秀了?日后再运作运作,怕是大有机会往上动一动了呢。
但不管出于何种动机,方诜认可了李烨的建议,当即发帖邀请本地乡绅赴县衙共商大计。
帖子是发出去了,到了约定时间却只有白蒲杜山河依约而至,其余乡绅不约而同地遣了管事前来,只道民寇横行,各家皆是闭户避祸,等闲不得外出。
“等闲”个头啊,县尊大人发帖都敢等闲视之,典型的打脸行为嘛。
其实,各路有头脸的乡绅都有背景,也收到风声知晓方诜相召何事。MMP呀,先前就在县衙摆下鸿门宴,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硬生生的要人捐款捐粮,还弄出个什么“勒石记功”,真真是缺德啊。好嘛,此等招数用了一次还不够,当人傻、好糊弄么?哼,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哪,谁还会傻乎乎地送上门去被割肉放血?
当然,民寇势大也是真的,家家户户都闭门不出以求自保。
彼时,乱民在县城打砸抢烧一番,待到城内已无物可抢,便乱哄哄的转向豪门大户。
如武德坊李府这等府邸,墙高难破,倒是躲过一劫。但某些守护力量不足的大户便遭了殃,乱民翻墙破门而入,将值钱物什搬了个空,只留下主人一家子躲在地窖里瑟瑟发抖。
之后,乱民又吆喝呼啸着转战它处,目标是各个集镇街市,这些地方可抢的东西不比县城少。
如此一来,县城反而安宁了下来,被洗劫过的坊市开始有了行人,商铺里,商家低着头忙碌着,默默的打扫着一地狼藉。有的商铺已开始试着营业。
短短数日时间,如皋城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大变故,直到这时方缓过劲来,依稀有了些许人气。
街上的行人眼神空洞茫然,饥饿,催使着人们机械的向米铺走去。但城内的米铺是暴乱的起源处,受到的冲击最严重,被愤怒的乱民付诸一炬,徒留下断壁残垣,破败不堪。来到此处的人木然的看着这一切,直愣愣的杵立良久,方慢慢的转身离开,脚步迟缓。
又有一些人在街头巷尾畏畏缩缩的出现,小心翼翼的东张西望,目光躲闪,飘忽不定。
这些人多是妇孺老幼,认识他们的人知晓,他们的亲人加入丁暴动大军,成了乱民中的一员。乱民出了城,他们心里抱着侥幸,与些微希望,盼着能找到亲人,让他们回家。遗憾的是,这些人注定是要失望的。
最先开门营业的是医馆与药铺,郎中、坐堂医们紧张忙碌中,为伤患诊治用药。
混乱中医馆与药铺受到的冲击极小,对医生这门职业,自古都是令人敬畏的。
这样的一幕幕在往日繁华安逸的如皋城出现,画面萧索,暮气沉沉。
是日午后,西城城隍庙前的空地上率先搭设粥棚,大锅镬里熬着粥,米香四溢,不一会便吸引了百十个腹中空空、饥饿难忍的人们过来,眼巴巴的望着锅镬,不时咽着口水。
粥棚陆陆续续地在城内外搭起,四下避祸的人们慢慢的聚拢。
那锅镬里冒着的热气,便是心底里缓缓升起的一缕缕希望。
粥棚前有不少家丁装束的在维持着秩序,还有人一遍又一遍地说着:“这是丁堰李东家和白蒲杜东家拿出粮仓里所有的粮食施粥……”
所谓一饭之恩,李、杜二家的此番善举自然是深刻人心,日后方有“大善人”之誉。
名声很重要,在李惟看来,做好事不留名这种事偶尔做做也就罢了,在这关口要害之时,为了不被秋后算账抑或成为替罪羔羊,还是得留一手。
李、杜两家在如皋算是豪商,积存的粮食不少。尤其是杜家,本就是酿酒的,存粮更多。这两家拿出九成存粮总共超过一万石,除了部分施粥外,大多投放市场平价出售。
这批粮食及时入市,正常的话可供应市场十日需求。而十日后官道、水路当可恢复,彼时外粮抵埠,粮食危机可解也。
大手笔平抑粮市,仍是李惟在幕后策划。
他只是有理有据地剖析了一番利弊得失,不管是施粥还是平价售粮,绝对是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