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章 随我出海杀贼,救回同胞!(求双倍月票)(1 / 2)加兰202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到“改造战船”,在场的所有族老,舟师,舵工,大匠,眼睛都是一亮。来了,果然又来了!

几十年前,先祖沈岳公,得始祖托梦,就是学会了好一手工巧之术。造龙骨水车,造攀山用具,改造海船——

这都是一脉相承的本事啊!

他们这些匠人,苦哈哈自己折腾十几年,几十年,不如仙人梦中传授一把!

“始祖有什么秘技良方传授!”

为首的大匠上前一步,扎煞着两只粗糙开裂的大手,声音都发抖了:

“是造什么船?怎么造?!老朽可以带着儿孙来学吗?不用工钱,不用赏赐,管饭就行!哪个学得不好,老朽亲自抽他们!”

“学,都可以学。”沈乐微笑。他上一段记忆里面,最后只传授了沈家四百料的海船造法,嗯,还是大明战船的造法。

留下图纸,带着他们造了几遍,确定他们能够自己动手制造,他就甩甩手忙别的去了。毕竟,要把整个家族带上轨道,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多:

织锦要打造花楼,要留下花楼本、意匠图,要培训工匠与绣娘;

烧瓷要建造窑炉,要培训造窑的工人,培训淘泥、拉坯、配置釉料、控制火候,每一个环节上的工人;

晒盐就更加不得了了,不但要留下盐田的修筑方式,留下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怎么略加改变的方法,还得留下祖训。

家族官位不超过县级,只能拥有五百亩盐田,所产的食盐只能供家族内部食用,决不许往外贩售——卖咸鱼也不许;

家族官位到达郡级,可以拥有千亩盐田,所产食盐,可以在本县范围内贩卖咸鱼;

家族官位到达州级——算了,按照魏晋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几十年内拿到州级官位的可能性,并不太大……

沈乐花了十年时间,也就教会了家族的船匠,制造简单几种船舶。比如爵溪独捞船,比如方头方梢、平底,吃水较浅的沙船,再比如四百料大明战船。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能造就行了,想要改进,大概是不太行的——

不忘掉就谢天谢地了……

现在,沈乐就有点郁闷了。他沿着船坞走了一圈,一艘艘船看过去,越看越是郁闷:

我当年怎么就偷懒了呢?

我怎么就只选了沙船呢?

是,沙船确实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宽、大、扁、浅,能坐滩,不怕搁浅,也可在江河湖泊中航行,从海洋驶入江河,十分流畅,无需换船。

但是,它的航速就不太行啊!而且转向不灵活!还不能抗大浪!它北上很好,南下,南下就比较悲催……

是,想要快速、灵活,家族确实有更合适的船,比如有“海上赤兔马”之称的爵溪独捞船。问题在于,独捞船个头又小,不太能打,也不太能扛……

我现在需要一艘速度快,能扛风浪,转向灵活,适应深海,还要有足够吨位,能装战械的战船,出来扛事儿啊!

绿眉船呢!

我当初,为什么没有教他们造绿眉船!

哦想起来了,这些工匠,学会三种船型已经竭尽全力了,再学绿眉船,他们学不动了……

毕竟绿眉毛是尖底船,它和平底船是不一样的思路!

这些不识字,或者不怎么识字的工匠,全靠口传心授,他们没有多少数学基础,他们学不过来啊!

唉,现造也来不及了。沈乐挑挑拣拣,在一艘已经破损,只剩下残骸的四百料大明战船,两艘还在船坞整修的沙船,和三艘爵溪独捞船之间,捏着鼻子选中了沙船:

“嗯,暂时先改造这个吧。——我先看看,你们造得怎么样……”

他爬上爬下,看了一遍,略微满意。家族的工匠,造船手艺还是比较扎实的,特别是水密舱造得很好:

也就是靠着水密舱的帮忙,残破的大明战船,才能乘着潮水,一路飘到岸边……

“但是这个船,浪大的时候就不行了,尤其是侧面的横浪,很难扛住。”老舟师诉说着自己的烦恼:

“而且,特别容易晕船,尤其是第一次上船的新人,不吐个七八回,那是不会好的。眼下……”

眼下,家族核心的水手,战士,战死了一大批,失踪了一大批。要抽调新人,适应性就是个难题:

哪怕生活在江南的孩子,从小就在河里爬上爬下,在湖里打滚玩耍,从河湖到海洋,那都是不一样的。战力只能发挥70%,甚至50%,就等于捆着一只手和别人打……

“唔,我想一想,别急。”

沈乐跳下船帮,又绕着干船坞转了一圈,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好一会儿,他一拍双掌,刷刷开始画图:

“来,你们先按照这个图纸,去锯几块木板……要厚,要结实,长度,嗯,先做成船宽的三分之一吧,做成长条形,下端走这样一个弧线……”

两个年轻木匠捧着图纸,有点疑惑、有点不信,却在父亲的凶狠瞪视下,飞奔而去。沈乐接着给大匠下命令:

“在船舷两侧,开两个洞,能够穿过一根结实的木棒——或者铁棒。用铁棒把木板一头穿住,挂在船舷边上,木板另外一头用绳子拴着。

哪一边来浪,就放松哪一边的绳索,把木板放进水里,这样斜着放下去。横向没有浪,或者浪不大,就把木板拽上来……”

沈乐画出的这套装置,就是大名鼎鼎的披水板。它是中国古代木帆船特有的抗横漂装置,挂在船体两侧,通过拉索实现升降控制。

当船只侧风或逆风航行时,水手将下风舷的披水板放入水中,利用其产生的横向阻力抑制船体偏移,提高船只的稳定性——

有了披水板,沙船甚至能在七级风当中航行,再也不怕被横风吹翻!

他刷刷刷刷,画好了船舷两侧的板门,用来提升和放下披水板的升降绳索与滑轮组,以及,当披水板下放到所需深度后,用于固定绳索的羊角或系缆桩。

大匠捧着图纸,上看下看,粗糙的大手在虚空中反复临摹,似乎在抚摸那些不存在的装置;

几个老船工也凑了过来,一只手虚虚抬起作掌舵状,另一只手缩回、推出、再缩回、再推出,反复不止。

身体前俯后仰,来回左右摇动,似乎已经人船合一,在随着风浪不停地摇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