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汉人有些麻烦,提拔八旗子弟根本不算事。
[又来了,我们好事只想到八旗。]
皇帝不理会她的嘀嘀咕咕,起身道:“这些就按你说的来,走吧,雨停了该回去了。”
他冲她伸出手。
***
“……咦,这是农书?”
大阿哥见身边的哈哈珠子看起了农书有些惊讶。
“怎么对这个起了兴趣?”
这位哈哈珠子忙行礼,“是奴才弟弟最近在看这类书,听说宗学发了不少相关的书,是皇上的安排,九月里宗学还要考核,奴才弟弟发愁,奴才便翻翻,看能否帮到奴才弟弟。”
大阿哥将书还回去,“汗阿玛怎么对农书感兴趣?”
“这个奴才不知。”
“走,去探探口风。”
去哪里探口风,大阿哥派人打探过之后,兴冲冲往一个地方去。
避暑山庄新建了戏台子,南府也跟了过来。
宝音不爱看戏,隔了一段路搭建了一个高高大大的蒙古包,蒙古包被封是死死的,几乎不见光。
宝音最近爱看动画片,猴子谁不爱,这可是永恒的经典。
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儿,听着现场配音,别提多有气氛了。
厚重的帘子被人拉开,光透进来,屏幕上的影像不再清晰。
宝音回过头,就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门口。
似乎是发现里面的情况跟烫了一下一样松开手,然后又退了出去。
宝音若有所思,招来人去打探情况。
不一会儿有人来汇报。
“大阿哥?”
这次来承德本来大阿哥是不在名单上,小夫妻刚成家没必要跟着跑,还是惠妃出面,让小夫妻一起过来。
宝音想了想,起身往外走,还未走到门口就听见乐器声音突兀停下。
门外大阿哥大概是听到动静,等她出来,人已经乖巧等在门外。
“儿臣给娘娘请安。”
宝音伸手遮了遮光,过了一会儿眼睛才适应外面的光线,她转头看向大阿哥。
“是保清啊,起来吧。”
她抬起步子往前走,大阿哥嬉皮笑脸跟上。
“可是儿臣惊扰了娘娘?儿臣这里跟您赔个不是。”
宝音顺着石板小道走到了一座亭子里,亭子放着一个长长的凳子,是把完整的树木切割成两半搬过来。
大阿哥殷勤地帮着擦拭长凳,宝音笑纳了他的孝敬,坐下后道:“说吧,找我有什么事?”
才两年时间大阿哥个头已经往上蹿了不少,脸上还有些稚气,个头快赶上成年男性。
大概是近几年上书房提供的点心是高油高糖,给正在长个子的少年提供了足够的热量,开始往人高马大方向发展。
此刻杵在宝音身边看起来好大一只。
大阿哥笑容真切,“儿臣听闻宗学增添了农书,还是皇命,有些好奇。”
宝音倒是不意外这些他的政治嗅觉灵敏,这些阿哥们一个比一个机灵。
宝音笑吟吟道:“是有这个事。”
她一本正经忽悠道:“你是知道皇上看重农事,去年早熟水稻的成功让皇上龙心大悦,有心培养一批专精农业的人才,这不就想到宗学,你要是有看好的人可以让对方认真学,皇上那边准备重用。”
大阿哥闻言露出了喜色,忙拱手告辞。
这可是千载难逢推自己人的机会。
宝音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身影也没在意,果然一天之后就传出了相关消息。
甭管什么心思,年轻一点的都放下了四书五经捡起了农书,承德这边的农书也被搜刮得一干二净。
这股风气甚至传到了京城,本来该先起来的科学院还没个动静,反而默默无闻的农学院先拔头筹。
刚进八月气候变得凉爽许多,承德这边准备启程了,本来是该九月下旬回家,今年这么早是因为要去新城那边绕一趟。
新城包头建设两年了,现在是什么样子无人知晓,皇帝没看过,宝音也没看过。
再加上包头跟京城的铁路航线已经完工,去了包头看完后再坐火车回京更加方便。
长长的队伍穿越过山麓进入草原。
安寨露营期间,一众人快活地狩猎,宝音还收到了四阿哥六阿哥猎到的肥兔子。
秋日正是草原兔子活跃期,成群结队在夜间活动,晚上带着猎犬出去,能猎回来不少。
宝音笑呵呵让人拿去做了辣子兔丁,难得吃了一顿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