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1 / 2)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子神情明显有些失望, 若泰山商行真是这样改制,很明显他是占不到什么便宜。

三人中只有他资本最弱,最后可能什么都落不到。

宝音瞅了皇帝一眼。

[要不你们父子继续聊聊, 我先撤了?]

皇帝伸手按住了她的袖子,“继续。”

她很无语,只能继续道:“银行那边虽然挂了泰山的名号, 实际上一开始就跟泰山商行撇清关系,回头换个更加响亮的名字也就是一转眼的事。”

“还有几个钢铁厂和制造厂以及服装厂,这些之前只接泰山商行的订单, 回头放开限制, 接取外面订单,慢慢能够摆脱泰山商行的制约。”

宝音看向外间已经小了很多的雨帘。

“泰山商行主要操控的就是这几个产业, 去除后应该不足为惧了吧?”

皇帝手指敲打桌面, 片刻后道:“还有农学院, 你不是还有个专门研究种子的学院吗?亩产千斤的水稻朕至今没看到踪影。”

这话不仅让太子吓了一跳, 连听了这话的宝音都是一愣。

仔细回忆了一下, 她好像一直没听到这方面的好消息,什么雄性不孕株到现在都没有线索。

“亩产千斤的水稻?”太子不禁出声。

宝音低头思考了一下, 才道:“这才几年, 得多给点时间。”

“等等, 亩产千斤的水稻又是怎么一回事?”太子忍不住开口询问。

宝音敷衍道:“就那么回事, 你汗阿玛指望培养出这么一个良种水稻, 你应该知道的,早熟稻种不是已经出来了吗?现在他期盼着那种能亩产千斤的。”

说着若有所思,“跟其他学院相比,农学院似乎招生人数最少,也没什么名字, 都是夫子自己去收土地。”

她看看太子又看看皇帝,“你们两位想办法帮农学院多招些学生,就那么点人何时才能推进进度?”

太子忙道:“要是真能研究出来,我这边可以提供人选。”

若是真研究出了亩产千斤的稻种,他在民间的民声怕是会如日中天。

哪怕他知道真要研究出来,好名声肯定归自己的父亲,但他身为太子出人出力肯定也有收获。

皇帝看着自己儿子傻乎乎地跳进去,忍不住扶额。

“保成,你应当提前问问需要的是哪些人?”

太子满脸期待看向宝音。

宝音带着轻松的语气道:“自然是聪明人,要是不聪明连资料都看不懂要了有何用?”

“其次是对农学感兴趣,不感兴趣学不进去要了又有何用?”

“最后是就业问题,最好有编制,再设一个农部,专门管农业畜牧业,让这些学子有向上攀爬的通道。”

越听太子的表情越尴尬。

前两者还好说,后者完全是从户部手里分割权柄。

户部不止掌管税收,下面还有衙门管着农耕畜牧,这些权力分散到地方,就是某地种什么都得听地方衙门引导。

将农业权力分割出来成立一个农部,还跟六部平起平坐,这是他一个太子做不到的事。

太子目光不由投向了皇帝。

皇帝轻咳一声冲着太子道:“没事早点回去,喝完姜汤驱驱寒气。”

太子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就这样水灵灵地被打发走了。

他只好起身,恭敬告辞,原本想将披着的毛巾取下,被宝音拦住,“先披着,回去慢点,别淋着雨,最好泡个热水澡。”

太子不情不愿应下,原先带来的人已经慌张打伞跑了过来。

当然这群人身上都披着蓑衣。

太子被哄走后,亭子又陷入了沉默。

雨水慢慢停了下来,宝音将梨子放回盘子里,开口道:“你想要农学院?”

[这个可不能给你。]

皇帝摸着已经变凉的茶,没有再碰,而是推到一边去。

“为何将农学院留给泰山商行?”

宝音沉默片刻道:“农学院现在不合适变动,里面的学生多是泰山商行工作人员的子弟,这个没法分割。”

农学院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多是在各个皇庄游走,最多的工作就是选取优良种子培育。

将几千年的农作物家畜驯养变得更正规化,许多皇庄里就有农学院的试验田。

其他学院可以开挂,只有农学院不行,因为种子需要时间,需要天时,需要一代一代培养让基因稳定,这没法跟格物学院,靠着她给的资料能跳过错误选择找到需要的答案。

如今农学院也不只是北方有,基本各个省都有,手中的学生分一分,到各省又变得紧缺起来。

关键是其他行业可以从泰山商行身上剥离,农学院不行。

“你想可以安排人去学习,然后再开办一家。”

她给出了提议。

皇帝眉头一松,“且从宗学挑一批人过去。”

什么兴趣不感兴趣还不是他一句话,只要他想,多的是人愿意主动学。

对于太子来说难办的事情,对于皇帝只是张张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