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5章(1 / 2)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常州有一座神奇的织造厂, 才开设没两年都赶上了江宁织造局。

其下面养着上万的工人,还有近万台新式纺织机。

这样一家工厂每日可以出上千匹布,无论是棉的丝制的, 又或是棉丝混合的都有。

这些布料许多会分发到附近的小厂,按照不同的程序会进入染色、裁剪,再按照不同尺码缝合成衣。

这一套套衣服会运送不同的城市进入百货店售卖, 只要说上一句江南流行,京城流行,总能有人赏识。

当然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一年都不一定能买一身新衣服, 多是拉了布回家自己做, 女红也是衡量一位女子贤淑的技能。

不过最近泰山商行的百货店似乎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变现资金, 大晴天会将衣服全都拿到外面摆放, 还树了一个标识牌, 二折清仓。

唐皮子这一年小赚不少, 有了钱自然是赶紧将买纺织机的钱给还上, 早还上少给些利息,这账他也不熟不会算。

手里有了盈余自然是想买些东西, 本来是想买地的, 后来打听根本没有卖地的, 一开始有要卖地的把地抵押给了银行, 得了银子不是拿去赌了, 就是做生意亏没了。

手里只留了些不好不坏的蚕丝,前阵子泰山商行总算是愿意收了,给的价钱可低了。

总的来说,不少人地没了手中的财富也缩水了,反而唐皮子他们这类底层织户因为资本不够一开始就被踢出局, 反而逃过一劫。

手里有钱又打听不到哪里有地卖,唐皮子便去了街上,路过百货店的时候就看到那些眼花缭乱各种款式的衣服摆放在门外。

这些衣服以前唐皮子是连摸一下都不敢的,家里织布却穿不起绸缎,听起来匪夷所思在这个时代却很正常。

就跟农民一样种了一年到头的地,结果却饿着肚子。

徭役赋税是压在每一个平民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

唐皮子和其他人同样站在百货店外看着琳琅满目各种款式颜色的衣服。

当看到有牌子悬挂上后,他就听到人群中有人低呼一声,“一件只要五十文?”

什么一件只要五十文?

五十文能买什么?几年前能买五六斤糙米,两斤猪肉,现在只能买三斤糙米,一斤出头的肉,要是腌肉那就半斤。

不知不觉江宁的物价上涨了。

几年前五十文钱扯几尺布做一身衣服绝对算贵的,但是放到今天绝对算便宜,更不要说布料色彩艳丽。

“厚袄子,羊毛大衣便宜出售,只要八十文!”

见门口人逐渐变多,百货店又将更多好衣服抱出来。

这下谁还能忍得住?

唐皮子也没能忍住这个诱惑,江南的冬天又湿又冷,晚上睡觉脸都能被冻疼,什么脸上手上冻疮更是常有之事。

再加上人群中有人不断给大家洗脑。

“泰山商行资金被银行锁了,因为需要资金周转才拿出一大批好货低价出售,棉衣棉被谁不缺?买回去也不会吃亏。”

“少一件衣服没什么,可要是冻出病来就不是一百文钱的事了,没个一二两银子能走出药铺的大门?”

“爹娘劳累一辈子,舍不得吃穿,乘着今日大降价给爹娘买一身让他们过个暖和的冬天,别等人没了再伤心没能孝顺爹娘。”

“可不是,生前让爹娘穿得破破烂烂,死后风风光光大办又有何用?孩子的老师是父母,不孝的夫妻也养不出孝顺的孩子,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百货店这次大出血,亏本销售,买到就是赚到!”

等唐皮子满头热血抱着一大堆棉服和厚被子出来时,口袋里已经空空。

拉着骡子往家走,越走越有些后悔,大衣买多了,儿子还小,他可以把新的让给儿子,自己穿旧的,买一套就行了。

可是再回想一下旁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辛辛苦苦一辈子,不想着享受一下,没苦硬吃,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有钱不花,埋起来还不晓得便宜了谁。

唐皮子越想越觉得这话正确,拉着一堆衣服回家,路上还碰到了几个家附近的娘们。

一听百货店有便宜棉袄、被子出售,那是连话都来不及说拔腿就跑往家跑。

这次大批量出售棉衣棉被还不只是发生在江南,逐渐扩散到北边,越是往北卖得越火热。

主要还是不少青壮年都被带去修铁路,虽然被抽走了一部分钱还是有不少钱落在了手里,有些人不舍得花将钱寄给了妻儿。

家中做主的多是妇人,碰到这种好事那是一点也没手下留情,该买的买该花的花。

不花留着让丈夫找小老婆吗?

人家说得也有道理,这男人就是看不住,有点钱了就有了花花心思,再老实也没用,这钱不花在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身上,难道等着别的女人进门打自己孩子花自己的钱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