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音忍不住在他腰上拧了一把。
[别把话说得跟开恩似的。]
让她有种冲动差点脱口而出, “阿瑟请坐”。
皇帝眉心一跳,将她手拉下去,原本想要脱口而出的训斥咽了回去。
太子贴着凳子坐下, 老老实实拿着毛巾擦拭头发。
宝音看了一眼不知何时跑过来的梁九功,梁九功识趣带着宫女和太子身边的人一块退下。
这边长廊下一众人沉默听着雨声,目光都急切关注亭子里的情况, 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是他们出场的时候。
亭子内,宝音看了一眼父子二人, 皇帝触碰茶杯没有开口。
太子在擦拭过头发后, 又擦了脸和脖子,然后将毛巾搭在了肩头上。
宝音轻笑一声主动开口。
“太子来得正好, 我方才跟你汗阿玛在聊些商行的事, 你来了就坐在一旁听听。”
太子正襟危坐, “儿臣学识浅薄, 正是该学习的时候。”
宝音瞅了皇帝一眼。
[你儿子这是专门奔着这事来的。]
皇帝回了她一个肯定的眼神。
宝音抿唇一笑, 没再提起盐务,而是主动开口提起了对商行的改制。
“泰山商行是有些过于臃肿, 主枝节瘦身过, 四肢却越发庞大, 到了如今躯体拖着四肢前进的地步。”
她也有肢解泰山商行的打算, 却跟这个时代人想象得不太一样。
这个时代人眼里的肢解, 是将泰山商行四分五裂,大家上前哄抢,谁抢到就是谁的。
宝音的肢解却是将几个已经独大的产业分出去。
比如钢铁厂、制造厂、纺织厂、造船厂等等相关企业都从泰山商行分离出去。
等于是分家,分出去后自己生存,不再捆绑在泰山商行这棵大树上, 什么业务、销售渠道也不再受泰山商行控制,泰山商行需要什么,这些工厂就生产什么。
以后是自由经济,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
适当地还能吸收民间资本和官方资本加入。
宝音将自己的想法说了,明显看到太子神情有些错愕,像是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宝音带着玩味笑容问,“太子是怎么想的?”
太子瞅了亲爹一眼,才吞吞吐吐道:“儿臣以为您会将泰山商行的一部分产业拍卖出去,就跟之前一样。”
宝音笑笑,“真是傻孩子,这些产业关乎民生,怎么可能随便交出去?这不是给自己制造敌人吗?”
皇帝沉吟一声问起道:“这官方资本又是什么说法?官员可不允许经商。”
宝音看向了太子,“这个太子应该有所了解。”
太子愣了一下,他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了解?
“官方资本就是地方政府组建公司向民间产业注册资金,资金大于五成便是官办企业,所得盈利可抽调为地方资金拿来给地方基建,也可以继续投资其他商行。”
“虽然不允许官员个人经商,但是以政府为单位的却没有禁止,这些获利一部分会上交国库,一部分留在地方……”
皇帝明白过来,这不就是收税吗?
大清建国以来,就不允许地方留下过多的税,前朝会抽走五到六成,到大清会抽走八成以上,不就是抽走大部分税不让地方发展起来?
不然平定三藩的军费哪里来?
异族统治这片土地就是这样矛盾,皇帝想要做盛世明君,可又因本身有异族血统汉人充满警惕。
这种民族的分裂感,也体现在对这片土地的施政上。
[所以我就说融入华夏有什么不好,到最好不还是融合了,可以跟唐太宗学嘛,谁又说唐太宗不是汉人了?人家可是有一半鲜卑血统。]
皇帝冷不丁弹了她额头一下,让她不要乱说。
宝音捂住了额头。
继续道:“官方资本来源肯定不能挪动税收,这个可以参考之前宛平县和大兴县将土地卖给商人,商人得了地兴建商铺,商业繁荣,官方也能长久收到税。”
“一开始卖出的土地钱可以投入公司,再投资其他产业,这样钱不就盘活了吗?”
太子提出了疑问,“怎么保证商人拿到土地就能建立商铺,而不是圈起来建园子呢?”
宝音笑笑,“这个还不简单,将土地属性定下来,哪些土地只允许耕种,哪些土地可以作为地基,哪些只能用于商业,属性定下来就很难更改,哪怕要更改也得层层上报,得到起码省级的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