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1 / 2)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依然能记起当日听见巡盐御史讲述查案经过时的那种心情。

你要说犯法了, 泰山商行也没利用盐引往外贩卖私盐。

你要说不犯法,朝廷出售盐引本就是提前收税,从头到尾只收了一万斤盐引的钱, 至于这一万斤盐之后盐生盐滚出的利益朝廷都没拿到。

宝音老神在在想。

[你就说是不是在规则之内的人玩法吧?]

这要是普通人也不敢这么跟朝廷对着干,官字两张口,有的是法子对付你一介商贾, 偏偏做这事的是她。

就不能以莫须有的办法来对她,所以这事到底还是法律上漏洞问题。

皇帝沉默片刻,望着起风的山头, 又看了看天空飘来的厚重云朵。

“后面盐政是如何改制?”

“盐只是一个调味料, 调味料怎么变成了吃不起的样子,国家商人都从这么个东西上吸血汗?”

“大海里的盐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青海盐湖的盐全国人一起吃个上千年都吃不完, 就这么一个不值钱的东西, 竟然贯穿了上下两千年……”

她笑了一下, “每年两千多万两的税收, 近两千万两盐商的利润,四千万两, 等于每个人每年消耗半两银子的盐。”

“我们那时候盐是一块钱一斤, 后来涨价也才两块钱一斤, 两块钱连块饼都买不起。”

皇帝深吸一口气, “后世已经取消了盐政?”

人人都能吃上盐, 这是他都不敢想象的世界。

“也不是取消,国家专设公司,自卖自销,允许任何商人参与销售,但是价格不能超出国家指定的价格。”

[现在的盐政是承包制, 盐引其实就是提前收税,盐价虽然不贵,但是指定了某个地方只能某个盐商贩卖,为了获取最大利益,肯定会将盐价调到百姓咬牙承受得住的价格,与其让盐商获利,还不如调整一下,让更多人加入进来,允许盐商异地贩卖。]

他明白了她的意思,“引入外来者,外来者想要的抢夺市场会降低盐价?”

宝音点头,牵着他的手往山下走。

[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卖出更多的盐引,打破某个地区盐商垄断,只要官盐价格降下来,才能真正打击私盐。]

他沉吟一声,“这样一来走私的岂不是更多?”

市场混乱鱼龙混杂,到时更难查探私盐的来源。

[朝廷要的不是税吗?先混乱一阵子,摸清楚底细,等市面上决出胜利者,再制定相关律法,越是混乱不是越容易暴露问题?]

[你难道还打算将这件事留给你的儿子、孙子去处理不成?时间越久,越难改动政策,一句祖宗之法就能压得后面皇帝动弹不得。]

现在也不是没有拿祖宗家法说事,结果被当初常宁一句这祖宗家法指的可是朱元璋的法给弄得没人敢提。

不过凭康熙在清朝的地位,这时候定下来的法律那就是祖宗之法,轻易不能改动。

“下山再商量。”

才到山底下就碰见了皇子阿哥们。

等他们行完礼,宝音招呼他们一起过来拍照,拍完照,宝音笑着问他们这是去何处。

“儿臣等去狩猎。”

宝音看后面跟着一队负责拍摄的侍卫,明白了真是准备拍纪录片。

年初那部动画片被南府放出来了,有音乐有口技者,看得一众阿哥公主们如痴如醉。

之后又在宗室阿哥们流传开,很快进入了民间。

在大笔钱财的催生下,很快胶卷加大了产量,也有了别的动画片面世,甚至连留声机都催生出来了。

最近皇帝身边就跟着不少人,准备拍一部皇帝的真实纪录片,相当于起居郎干的事,起居郎仍然跟在皇帝身边记录一言一行。

拍摄纪录片的人则拍摄皇帝日常生活,这些不是给本朝人看的,而是留到后世的。

跟皇帝比较正规一点的纪录片不一样,阿哥们的纪录片更加倾向于娱乐。

还是宝音赠送的。

侍卫扛着照相机随意拍,能不能做成纪录片都不一定。

阿哥们得了这个玩意都很兴奋,决定先留下他们狩猎时英勇的身影。

宝音笑眯眯拍了拍几个年纪小的阿哥,吩咐他们注意安全也就没多管了。

这一年时间过得很快,小孩子一转眼就长大了,没见大阿哥都成家立业搬出皇宫了吗?

等他们长大想摸到他们的头可没那个机会了。

话说阿哥们还是幼崽时比较可爱,等长大后变成成人,满脑子大概都是利益了。

关于盐政的讨论宝音没再多提,他要是有心改革,自然会按照他的想法来。

告别了皇帝,宝音去看了一场电影。

一场《白娘子传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