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2 / 2)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顺便欣赏了一下留声机。

留声机的原理很简单,这东西用纸都能做一个简易的出来。

她上学那会儿可是经常被学校带去科技馆,也跟随老师亲手做过。

虽然已经忘记,再翻看了一下论文,还是能复刻出来。

相应的改良自有人能办到。

西城十里外,引来了水源,几所学校已经有了雏形,若是人手足够,入冬前一期工程就能完工,相应的各大学校也能搬到那里。

学校大了,才能扩招学生。

这一次交手大家目光都汇聚在泰山商行的私盐案和江南士绅集体被坑一事上,对于这新成立的皇家理工大学倒是关注不多。

或者说是有,只是已经顾不上。

宝音拨动了一下留声机的指针,漫不经心想,第一场战争落下帷幕,她小胜一手,虽然得到了不少土地,可没有让江南士绅伤到根底,还给了他们团结起来的机会,那么第二场战争也快要开始了。

她走到窗户前,看着天边的乌云,热气被吹走,很明显风雨欲来。

她看着院子里摇曳的树木,将团扇丢下。

那就让她再添一把火吧。

曹玺收到了一封信,他没敢当场看,而是拿回家才打开。

看到信上的内容,他陷入沉思。

很奇怪的信,他以为上面安排他集结这次江南被坑的人再连同有钱的盐商是准备一网打尽,甚至做好了背负骂名的准备。

上面竟然没有说要坑这些人一把,反而让他帮忙引荐购买铁船的渠道,引导这些人组建自己的船队将手里积攒的货物运往海外。

他弄不明白上面在打什么主意,看着更像是在帮助这些人。

虽然没看懂,曹玺还是听从了上面安排。

隔天装作一副无事人模样,跟某大盐商联系上。

“……某有办法买到福州的钢铁船,咱们想要打败泰山商行,得先斩断他们海外的利益补给,不然我们斗不过他们。”

“木船虽然好,却没有钢铁船便利,我这边刚好得知了一个消息,某个家族订购了十艘大船,只交付了定金,这次也损失惨重,他们家族拿不出剩下的银子,干脆我们吃下这批船,组建商队去西洋如何?”

“这是最快将丝绸销售出去的办法,仓库里丝绸堆积如山,一日销售不出去就是亏损。”

大盐商本就是曹玺扶植起来的,听明白他的意思后非常配合道:“就听大人说的,草民这就去跟其他人通通气。”

他义愤填膺道:“泰山商行太过分,不能再任由他嚣张下去,不仅西洋的生意要抢,东洋的生意也一样!”

曹玺含笑点头,“没错,可不能让泰山商行一家独大,这是京城那边也不愿意见到的场面。”

此话一出,王姓盐商就知道上面的意思。

忙拍着胸脯保证会办到。

很快商会就通知到了。

刚开始一众人还很乐呵,大家凑钱凑物凑人,将商行搭建起来。

手里积攒的蚕茧无需便宜售卖,变成了生丝,变成了丝绸。

新式纺织机直接加快的产量,将让丝绸短时间内堆满了仓库。

大家又发力引进各种渠道售卖丝绸。

可因为丝绸太多,贫困的人用不上,能穿的人也买不了那么多。

要不是朝廷允许商人穿戴丝绸,怕是情况还会不妙。

但是市场就这么大,没有培育起来的市场能消耗的丝绸也就那些,这就造成了一个情况,每日产出的大量丝绸都堆积在仓库中,若是不能变现,他们资金还是被套在了这上面。

哪怕盐商不主动提,也有人将目光放在了海外,江南这边可是最早尝到海外贸易的甜头。

前朝一度实施海禁,可还是海外商品白银源源不断涌入国内,还不是这部分利益被人吞了,没流入朝廷吗?

当那屡剿不灭的倭寇海盗哪里来的?

养寇自重这种事可不是只发生在草原上。

再也没有人比江南士绅更加知道海上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了。

之前开海禁,海贸利益都被德胜洋行给吞了,他们之中也有不少投资了这家洋行。

可惜只占有一点股份,大头还是泰山商行和内务府。

如今好了,几年下来,他们也弄清楚了海外的航线,也培养了一批熟手出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只要购得钢铁船,他们就能组建起自己的船队,哪怕独吞不下所有海上贸易的利益,从德胜洋行撕下来一口肉也是好的。

能吃肉,谁还愿意喝汤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