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周昌来兼任长安令救急,一回京就风风火火干起了大扫除。
刘邦让周昌有事去寻皇后和太子,但周昌坚持认为这些政务必须皇帝过目,所以次次都来寻刘邦。
周昌不是担忧皇后和太子分皇帝的权柄,而是劝谏刘邦,皇帝应该勤政,给太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皇帝现在怠政,还有皇后和太子帮衬,有萧相国敲敲打打。将来太子当了皇帝,不一定有厉害的皇后和太子帮衬,相国也一定比不过萧相国。如果太子学了皇帝,大汉的未来堪忧。
刘邦知道周昌说得对,但他总爱给周昌唱反调,并且行为越来越过激。
比如这次,周昌来寻刘邦,刘邦故意在他面前和姬妾欢乐。
刘盈拍了拍脑袋。
哎哟,这件事史书上好像有写!我遇到历史事件了?
汉高祖是不是故意的刘盈不知道,但他阿父居然是故意的?阿父你简直不要脸。
阿父不仅不要脸,连那可怜的姬妾也被迫不要脸,真可怜。
唉,阿父就是这样的恶人。桀纣等人吃饭时,阿父都有资格上桌添副碗筷。
“闭嘴!”听儿子评价自己为桀纣,刘邦一拳揍向儿子,被刘盈轻蔑地挡住。
刘盈帮周昌整理歪掉的发冠,在周昌耳边完全没有压低声音道:“你要报复阿父,来找我!”
周昌给了刘盈一个“你也是桀纣”的眼神,不想说话。
他心很累。
给刘邦和刘盈当忠臣,心真的很累。
周昌正准备告辞,刘邦道:“你要一起听听。盈儿行冠礼,你的事也很多。”
周昌正是为太子冠礼之事而来。他为长安令,冠礼期间洒扫开道都是由他负责。
刘邦不仅不好好听自己报告,还……还……
周昌越想越气,看得刘邦直乐。
叫你老是拽着我的袖子劝谏,结结巴巴喷我一脸唾沫,活该!
不过他不能把周昌气得挂印,只能遗憾地只过分一次,唉。
“阿父啊,你该不会想等我行冠礼后,就去当太上皇享乐吧?”刘盈把刘邦从上首处挤开,蹬掉鞋子坐到刘邦的榻上,还抢了刘邦靠背的凭依。
还好刘邦习惯刘盈抢他的位置,在榻上放了多个凭依。刘盈抢了一个,他顺手又拖了一个靠背。
周昌听了刘盈大逆不道的话,又转身想走。
被刘邦和刘盈同时拉着衣角和袖口。
他无奈,只好坐在榻旁刘邦赐座的木凳子上,被迫听这父子二人又要搞什么奇怪的事。
刘邦大大咧咧地伸直腿,捶着老腿道:“对啊,你长大了,该背负重担了。”
刘盈十分干脆道:“不要。”
刘邦嫌弃地瞪了刘盈一眼:“乃公让你当皇帝,你还不想当了?”
刘盈也嫌弃地看着刘邦:“阿父,我都说了,我还小,你自己的重担自己担。”
刘邦严肃道:“我已经老了,精力不济。你看周昌日日来劝我勤政。不是我不想勤政,是真的精力不济啊。”
刘邦假哭,刘邦抹眼泪。
周昌:“……”他怎么觉得陛下挺健康的?陛下如果精力不济,那就是把精力都花在了后宫上。只要陛下戒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刘盈伸手抹了一把刘邦的眼角。果然,一滴眼泪都没有。
刘盈盘起腿,神色也稍稍严肃了一些:“阿父,你精力不济,有阿母和萧伯父帮你。壮壮也长大了,能为你分担。你当皇帝,我才能到处乱跑。这天下还乱着,需要两个皇帝镇守。等我当了皇帝,就不能到处乱跑了。难道你要代替我的位置,去给我当将军和御史大夫?”
刘邦道:“为何不可以?”
他觉得这样很好嘛。儿子当皇帝,肯定比自己强。处理那些繁杂的事务,他是真的有点力不从心。
刘盈摇头:“不好。你太弱了,没颠簸几年骨头就散架了。虽然我是个逆子,但我不想阿父早死。”
周昌以袖遮脸。
他一直很好奇,太子为何能将孝顺的话说得大逆不道?
刘邦也这么想。
他嘴角微抽:“你是瞧不起乃公这副老骨头。”
刘盈道:“我还瞧不起你偷奸耍滑的本性。你现在承诺给我当大将军,等你当了太上皇,肯定日日笙歌,我让你做事?呵,你肯定拿孝道压我,说什么太上皇都老了,做不了事的屁话。”
刘邦对刘盈破口大骂,因为刘盈骂他偷奸耍滑。
不过刘皇帝眼里也闪过一丝心虚。
都当太上皇了,他还不享福,他是傻的吗?
他确实决定一将刘盈扶上皇位,就什么活都不干,每日纵情饮酒作乐。
刘邦在打仗时受了太多太多的伤。即使当了皇帝之后,平叛和匈奴的亲征都由刘盈揽了去,他能好好休息了几年,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刘邦知道自己可能活不到刘盈而立之年。
就剩不到十年时间,自己还不享受享受?难道这一辈子,他要劳碌到死吗?
当秦吏时他日日劳碌糊口,当皇帝了他还要劳碌,那就当太上皇!太上皇总不该劳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