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得知自己将行冠礼的时候, 正在检查刘恢的功课。
他嘲笑刘恢,自己在刘恢这个年龄,每日都能写一千个大字。而刘恢,居然总共认识的大字都不到一百个。
当刘恢快要哭出来的时候, 刘盈又话锋一转, 说除了自己和萧谨, 其余他认识的和刘恢同岁的人中, 没有比刘恢识字进度更快的。
刘恢要掉不掉的眼泪包在眼眶里, 不敢置信:“大兄二兄也比我慢?”
刘盈笑道:“那时候我们家很穷, 识字没有那么容易。你有许多学问很厉害的人围着教导你, 而阿兄和刘肥只能靠自觉。”
刘恢抹了把眼泪, 使劲点了点头:“那还是大兄和二兄更厉害!”
刘盈揉了揉刘恢的小揪揪:“嗯。你要成为家里第四厉害。”
刘恢傻乎乎道:“那第三厉害的是谁?”
刘盈正色:“当然是刘肥!”
刘恢反应过来:“太子兄长最厉害,大兄第二, 二兄第三?”
刘盈双手搓弟弟脑袋:“聪明!”
萧谨阴恻恻的声音从刘盈身后传来:“那陛下和皇后呢?”
刘盈毫不犹豫道:“阿父阿母那么笨,都垫底!”
萧谨道:“我会如实告知陛下和皇后。”
刘盈把被自己搓得晕乎乎的弟弟抱到怀里, 回头道:“好啊, 记得添油加醋,一定要惹他们生气。”
刘恢傻眼:“啊?”他听错了吗?
萧谨应道:“好。太子, 陛下即将为你举行冠礼, 一切遵循始皇帝行冠礼的旧制。”
刘盈示意萧谨坐到自己身旁,挤眉弄眼:“然后我行完冠礼, 举兵回长乐宫?”
萧谨忍俊不禁:“你可以试试,反正顶多挨顿揍。”
刘盈摇头:“不, 是挨两顿揍。阿父阿母肯定分开揍我?”
在刘盈怀里的刘恢有点听不太懂刘盈在说什么, 但他直觉不该是自己能听的事,悄悄捂住了耳朵。
刘盈嫌弃地按了按弟弟的脑袋:“胆子真小。”
萧谨道:“胆子都和你一样大,你就该头疼了。”
刘盈嘴硬:“那可不见得。”
萧谨继续说正事:“不开玩笑了。或许太子你想提前登基, 不用举兵回长乐宫。”
刘盈翻了个白眼:“阿父是急不可待,想要当太上皇享福了。”
萧谨点头。
这件事是她自己推断出的,连皇后都没告诉。
皇后心思太重,容易想太多,睡不着觉。
刘盈把怀里的弟弟递给萧谨:“你继续教他读书,我去骂阿父。”
萧谨抱住刘恢,也学刘盈揉了揉刘恢的脑袋:“好。不要牵连皇后。”
刘盈一边起身穿鞋,一边嘀咕:“你就宠她吧。”
萧谨嘴角微抽。即使刘盈是她发小和老大,有时候她也觉得刘盈的话很奇怪。
什么叫作自己宠着皇后?
萧谨叮嘱:“你要是让皇后太生气,皇后不肯做事了,所有的政务都要压在你一人身上了。陛下是绝不可能帮你分担的。”
刘盈穿好鞋子,拍了拍衣摆:“那我就拉着你一起干活。”
刘盈还是喜欢在宫里乱跑。萧谨看着刘盈的背影,“呸”了一声。
自己断不可能落到皇后的境遇。
她难道不会偷懒吗!
刘盈寻到刘邦,刘邦正骑在周昌身上殴打周昌。
那画面啊,刘盈用指缝张开的特别大的手掌捂住双眼,嘴角狠狠往上弯曲。
辣眼睛,太辣眼睛了!
史官呢?史官快记一记?
“哟,不教弟弟,跑这来干什么?”刘邦从周昌身上跳下来,系好撒开的衣襟。
宫侍这才从阴影中窜出来,给只穿了里衣和里裤的刘邦套外衣衫。
刘盈往刘邦身后探头探脑:“阿父,你该不会白日干那啥,被周大夫堵了个正着?”
周昌虽然已经兼任长安令,身上御史大夫的职位也保留着。
周昌和其兄周苛都是沛人,为泗水卒史。在刘邦攻占泗水郡的时候,就跟随刘邦左右。
他们虽然在沛县时与刘邦不熟悉,如今也是刘邦最信任的元从。
周苛口齿伶俐,先为御史大夫;周昌在刘邦麾下任军官。
不过萧何很快发现,周苛更擅长刑律,便将周苛要了去,帮萧何修汉律;周昌虽是个结巴,但是一个刚直不阿的结巴,连刘邦和刘盈联手吓唬他都没用,刘邦全沛丰的老兄弟都绕着他走,于是周昌就当这个御史大夫了。
御史大夫要巡视天下,上奏地方不法之事。连萧何醉酒,都没逃过周昌的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