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本打算等刘盈行了冠礼就立刻退位, 没想到邦高一尺盈高一丈,刘盈只用了一句话,就让刘邦打消了美好的幻想。
那接下来的冠礼就很没意思了。刘邦兴趣缺缺。
至于冠礼隆重一点,让众人知道刘盈这个太子的地位有多高……没必要, 实属没必要, 刘盈这个太子的地位从小就够明显了。
如果有脑子不好的人现在还认为刘盈存在感太强, 刘邦可能忌惮刘盈, 那刘邦就要高兴得多吃两碗饭了。
啊?为啥刘邦会高兴?因为他又可以看见刘盈折腾人, 乐子谁不喜欢啊?
吃一堑长一智, 朝中和刘盈接触过的高官都越来越谨慎。刘盈又不是什么真的恶人, 别人笑脸相迎, 他也不会故意去欺负人,除非忍不住。
刘邦看的乐子少了许多, 浑身不自在。
刘邦仗着自己是皇帝,长吁短叹, 感慨生活的无聊。
刘盈频频点头赞同, 自己真是越来越成熟了,让阿父日子变得无聊真是不孝啊。
周昌听得很想拂袖离开。
啊?太子还不够折腾?
太子刚回来, 就纠集一群勋贵子弟和城卫斗殴, 并冲击长安令府衙,把长安令给揍了。这还不算折腾, 什么才算折腾?
陛下你无聊,只是因为之前太子在南方而已吧?!
你看看太子回京后, 哪一日没有欺负过朝中重臣?
太子唯一比较有分寸的一点, 就只是“欺负”重臣,而不是“欺辱”重臣而已。
这一点上,太子就比陛下强。陛下就喜欢欺辱臣子。
周昌这么一想, 对太子的行为释然了。
太子至少比陛下强啊!
“他自己的冠礼,他自己负责。”刘邦感到人生无趣后,便不想干活,“你有什么要求向他提,他哪怕想在冠礼上带着一群人吹拉弹唱都成,反正是他自己丢脸。”
周昌倒吸一口气。
自己给自己办冠礼,也不是不行。早早死了父亲的秦始皇也是自己给自己办冠礼,陛下就当自己死了吧。
但太子在冠礼上丢脸,丢的是整个大汉的脸!是会记录进史书的丢脸!陛下你怎么能置身事外!
周昌喉咙一动,开始酝酿谏言。
刘盈心念一动,扑上前捂住了周昌的嘴。
周昌:“???!”
刘邦:“哈哈哈!”
刘盈苦口婆心:“周昌啊,你要劝谏,等我离开后,你再谏。乖哈,我可听不得你的结巴谏言。”
刘邦:“哈哈哈哈哈!”
周昌被刘盈捂得翻白眼。
他是做了什么孽,才摊上这对父子当主君啊!
我们大汉的未来,还有得好吗?!
还好这个大汉皇室,还是有靠谱的人。
吕雉得知刘邦纵容刘盈,要在冠礼上亲自吹拉弹唱,为群臣高歌一曲之后,用刺破云霄的尖叫声和刘邦吵了一架,并把刘盈的耳朵拧了半周,成功阻止了这场闹剧。
朝臣们纷纷松了口气。
他们甚至私下说了等同谋逆的话。
将来太子若登基,哪怕他已经及冠,太后若要垂帘听政,他们都要举双手赞成。
因为以太子如今的模样,只要太后还活着,太子就不可能放过太后这个好用的劳动力。既然干活的就是太后,为何不给太后尊荣?
每当萧何休沐时,萧谨就会大包小包地回家和老父亲团聚。
萧谨把路上听到的话告知萧何,正打瞌睡的萧何气清醒了。
还休沐什么?不休了!
胡言乱语的人都有谁?全部处置了!这是能开玩笑的事吗?
皇帝愿意分权那是皇帝自己的决定,臣子怎么能讨论已经亲政的皇帝的权力分配?越俎代庖,等同谋逆!
这群人,还没有淮阴侯懂事!现在淮阴侯都不把“带着弟弟反了义父”挂在嘴边了!
萧谨道:“皇后也很生气,她认为是有人轻视太子。”
萧何听到这话,心里稍稍平静一些。
他还以为皇后有了念头,打算等太子继位后与太子争权。皇后肯定争不过太子,但太子叛逆虽叛逆,孝顺的顺没有,孝字却是真的。从小看着刘盈活蹦乱跳地长大,萧何不希望看到刘盈因为与亲人争执而难过。
“你要多劝皇后。这点小事,我等臣子自会处理,无须皇后担忧。”萧何安心后,心又提了起来。
皇后生起气来,戾气那是相当的重。
萧谨点头:“我已经在劝了。我说皇后如果不高兴,就把这事告知太子,太子肯定自己会处理。皇后就不敢不高兴了。她担心太子会打上门去。”
皇后可以罗织罪名送别人满门上路,但不想看到太子完全不需要寻找罪证,直接去别人家里掀房子。
明明太子的处置更轻啊!
萧何欲言又止。
他早就发现,女儿的言辞奇奇怪怪,多有僭越。但女儿的教养是皇后亲自负责,他不好多劝。
唉,看来皇后也挺令人头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