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七章 天道,向来报应不爽(今日一更)(1 / 2)太清妖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月十七,新年余韵。

长安城逐渐从新年欢庆中缓过来,百姓也开始再度忙碌起来。

皇宫之中亦是如此。

……

李承乾一身黑色衮龙袍,神色平静的在宫墙上走过。

下方不远处就是朱雀门。

城墙角落里,还有冬天的残雪。

走到了城墙东北角,远眺西市,李承乾平静的开口道:“朕以武功县公为弘文馆大学士,昨日,窦家,韦家,还有冯家的三子,全部请旨,正式参加科考,而不是仅仅参加殿试,以求驸马!”

“陛下的意思,是日后驸马也可以以弘文馆大学士成为宰相。”李道宗站在李承乾身后,神色肃然。

李承乾侧身看向李道宗。

此刻,李道宗一身紫色官袍,头戴七梁冠,冠下须发皆白。

李承乾有些感慨,点头道:“是这样的,只要有足够的文采,驸马也可以成为宰相,但是,王叔,这天下有多少驸马是真正有能够成为弘文馆大学士的才学的?”

李道宗想要说些什么,李承乾直接摇头,说道:“朕知道王叔想问什么,王叔想问,宗室是不是也可以从这条路上成为宰相?”

“是!”李道宗沉沉拱手。

“可以。”李承乾点头,说道:“朕的答案是可以,宗室也可以从这条路成为宰相,甚至诸亲王也可以,但,王叔,你觉得宗室当中,真的会有人有那个耐心去钻研学问走通这一条路吗?”

李道宗一时间沉默了下来,往年的事情再度浮现上心头。

“能有的,无非就是像当年的青雀一样,有些才学,然后挂个名,领《括地志》,但他的所谓才学,朝中任何一个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能超过他。”李承乾不由得一声冷哼。

李道宗拱手,道:“陛下,臣担心的是,将来会不会有外戚和皇子强行走这一条路,而皇帝也有心纵容。”

“当然会。”李承乾诧异的看了李道宗一眼,随即摇头道:“如此做,不过是一时强行而为罢了,但这样一来,这么做的人,这么的抢天下文人最好的宰相之路,他们会真正彻底的得罪天下文人,王叔,你觉得这样的人的下场能好得了吗?”

这条路是很难走的通的,日后便是有后任皇帝真的打算这么做,他得罪的,也将是天下所有的文人。

“若是将来真的有了这种事,说明要么是皇帝处境艰难,要么是皇帝昏聩。”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若是皇帝处境艰难,这未尝不是一个周转之道,事后下个罪己诏便是了,若是皇帝昏聩,那么他在任何方面都能下手,在弘文馆大学士上下手,起码比在三省六部下手的好。”

“是!”李道宗赶紧拱手。

“最后!”李承乾回身,看向东宫方向,平静的说道:“朕会好好的教导太子,太子将来也会好好的教导他的儿子,尽量不使皇家出现无能的太子。”

人都是教的,只要不是天生愚蠢,那么不管是平庸,还是残暴,又或者贤明,这样的皇帝,天下都是能接受的。

天下权力制衡越多,实际上皇帝犯错的机会就越小。

但成功的皇帝,才是掌握天下制衡的那个人。

“好了,不说这些了。”李承乾看向李道宗,说道:“朕此次召王叔回来,其实是为了皇妹的事情。”

李道宗立刻拱手,认真用力的说道:“陛下,臣请军前效力!”

“你,你不行的,王叔。”李承乾摇头,有些好笑的说道:“不仅你不行,梁建方也一样不行,你们的年纪都大了,唐古拉山那个地方的天气你们受不了,朕可不想听到有什么军中统帅因病死在唐古拉山的事情,那样太影响军心士气。”

“陛下!”李道宗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眼神有些黯淡。

李承乾笑笑,转身朝着朱雀门走去,同时说道:“王叔既然已经回来了,那么就调任洛州都督吧。”

李道宗脚步一停,随即苦笑道:“臣不应该从益州回来的。”

在益州,李道宗可以通过松州,通天河,随机知道军前的动静。

这一回来,到了洛州,对于军前的一切,他立刻就不敏感了。

“吐蕃这一次派使者来长安,他们的目的从来不在朕的身上,而是在你的身上啊,王叔。”李承乾轻叹一声,转过身看向李道宗道:“以如今军前的局势,吐蕃人只有守势,他们想要破局,只有从苏毗想办法,这样,苏毗守将的人选就重要了。”

“臣?”李道宗惊讶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点头,说道:“是王叔,因为去年吐蕃国使来长安的时候,朕就想过,以你为苏毗国相,同时以你为诱饵,引诱吐蕃人从山中杀出,然后伏杀他们,最后杀入山中,通过山道杀入吐蕃。”

“听起来倒是可行啊!”李道宗喃喃的应了一声。

“真的可行吗,王叔。”李承乾摇头,说道:“朕之前已经两次用这种手段算计过吐蕃人了,这次若再这样,恐怕就该被他们利用了,所以干脆王叔去洛阳吧,正好帮朕好好的调用粮草。”

李道宗终究是军中宿将,他虽然无奈,但还是立刻拱手道:“喏!”

李承乾松了口气,说道:“朕虽然在关中有种种布置,但实际上还是需要有超过一半的粮草需要从河东调过来,然后从关中调往军前,王叔做过军中主帅,此事应当娴熟。”

“嗯!”李道宗认真的点头,拱手道:“臣领旨。”

李承乾笑笑,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李道宗道:“至于王叔担心的事情,没有必要,这是朕给吐蕃赞普的信,他看过之后,应该就不会对皇妹做些什么了。”

李道宗恭敬的接过,稍微认真看了起来。

然而仅仅是看了一遍,李道宗忍不住的有些想笑,是真的大笑。

皇帝对吐蕃直接威胁,若是敢对文成做些什么,那么将来一旦大唐杀入吐蕃,那么绝对将会毁掉吐蕃人的一切宗庙陵寝,将吐蕃贵族的所有子嗣,彻底的杀个干净。

若是他们没让文成受到伤害,那么将来自当以战败国而论,该有的待遇都有,但若是他们决心孤注一掷,那么就两败俱伤。

李道宗合上信封,递还给皇帝,同时认真躬身道:“陛下,他们不敢的。”

“是啊,朕也这么看。”李承乾点点头,道:“吐蕃从大唐学习文化太多,伍子胥掘墓鞭尸的事情,他们应该是懂的。”

“是!”李道宗躬身,他终于放心下来。

“另外,朕会让韦待价去军前,让他率领五千骑兵,若是将来攻破逻些,他会在第一时间杀到红山,将皇妹救出来。”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真正危险的从来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一旦逻些被大唐攻陷,吐蕃人自顾不暇,那个时候的乱局才是最可怕的。

李道宗稍微松了口气,想了想,又拱手道:“陛下,不知道是否可以请大慈恩寺玄奘法师麾下弟子前往逻些送信。”

李承乾一愣,随即惊讶的看着李道宗。

……

春光明媚,柳木嫩芽。

转眼已是一月过去。

李承乾站在蓬莱殿廊檐下,看着远处太液池的另外一侧岸上,神色凝思。

在那里,一段一丈高的竖墙,长三丈左右,厚近一丈。

只是墙壁有些莫名的有些发黑。

“陛下!”张阿难出现在李承乾身后,拱手道:“吐蕃人已经启程返回吐蕃了,慧明法师也跟着一起启程了,预计六月能抵达唐古拉山。”

“他或许会走的更慢些,这样就能更全面的看一看大唐的备战之事了。”李承乾抬头,道:“传旨下去,沿途和吐蕃人接触之人,全部进行最详细的查查,这一次,朕不会给他们半点机会。”

“喏!”张阿难肃然拱手。

现在的大唐和吐蕃之间的局势已经到了最激烈的状况。

是的,最激烈。

即便是双方之间并没有直接动手,但双方都在瞪大了眼睛寻找对方的漏洞,一旦找到了,立刻就是雷霆一击。

同时,双方都在进行最快速的备战。

李承乾轻轻笑笑,有些话,他让长孙无忌传了下去。

比如大唐做好了用三年时间攻破唐古拉山的准备。

消息传到下面,虽然知道的人不是太多,但是上下传导,传递到最下面一层,不知道要慢上许多。

吐蕃人如果足够敏锐,那么他们就能够发现些什么。

只要他们以为大唐是在和他们打持久战,那么一切就好说了。

因为李承乾打算,在今年就攻破唐古拉山三关。

“陛下!”李五从一侧的殿外走入,对着李承乾认真拱手道:“回陛下,一切已经安排妥当了。”

“开始吧。”李承乾微微点头。

李五躬身,然后朝着远处微微挥手。

李承乾顺着李五的目光看去,赫然就见在太液池一侧边缘,一辆投石车已经就位。

随着指令,下达一颗火球瞬间飞上了半空,然后狠狠的朝着太液池北岸的竖墙飞去。

下一刻,火球已经狠狠的砸在竖墙上。

藏在火球内部的黑火油瞬间迸射开开来,密密麻麻的蔓延在整个竖墙上。

就在这个时候,又是一个内藏黑火球的火球升起,同样精准无比的砸在了竖墙上,然后火油炸开,整个竖墙立刻开始汹汹的燃烧起来。

随着十几颗火球不停地砸在了竖墙上,竖墙已经全面的燃烧了起来。

可即便是如此,也不停的还有火球砸在上面。

不过这一次,已经没有火油了,更多的是木材,绒球一类快速燃烧的东西。

一丈高,长三丈左右,厚近一丈的竖墙,就这么的在烈火中燃烧起来。

一直燃烧了半个时辰才逐渐结束。

一辆撞车从远处被十几名壮汉狠狠的推向了竖墙。

随着轰然一声,厚达三丈的竖墙中央,直接被撞开一个大洞。

下一刻,整个竖墙轰然坍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