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刘基,你怎么看(1 / 2)不会写作文的李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声铜钟作响。

会试当下正式开始,共是三场,每场三天,第一天入,第三天出,吃住睡都在号房。

第一场考书义、经义,是基础知识的考试。第二场是论一道、判语等,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出仕的基本条件。

第三场是经、史、时务策,考察对国家政策的见解。

前两者,死读书即可,对于水平能过到会试的考生来说无甚难处,基本判别高下也就是第三场。

策论说国,这就正真考验一个人有没有政治才能,政治眼光。

回答好坏也基本决定了他能做到哪一个位置,是否有思想。

朱桐提笔,一手遒劲书法洋洋洒洒,比上考卷里名家抄录只强不弱。

路过俩名巡考,都是翰林院学士,只是驻足看字就已点头不止。

看过顾寒试卷上名字,心头都不由感概。

“李齐?”

“不愧是国公之子,皇上钦点,真是天生儒星,你我这般年岁如何能写出这一手好字来?”

“也是国公天资甚强,李家血脉如此,半分不差都遗传给儿孙了。”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吹的李家天花乱坠,生怕顾寒听不见。

“咳!”两人身后不知何时来了位老人,头发花白,左腿微跛,身子干瘦如枯骨。

“私下妄议,声音喧哗,你二人啊,诶……”

俩人回身,忙低头连作揖,恭恭敬敬叫人。

“刘夫子”

来人正是主考太史令刘伯温,原本照刘伯温资历虽是主考却只用出题,不必亲自监考。

只是老先生极想看看大明学子风采,柱着拐强撑病体顶着烈日来了。

“夫子,我等……”

“无妨,只是以后要谨慎着些,”刘伯温性格和善,也无甚官威,只当二人是后辈教导。

“还有,此子真名顾寒,李善长认作义子赐名李齐,哪怕确实在读书上天资卓越,和你们说的李家血脉怕是扯不上干系。”

“原来是义子……”俩人脸色潮红,紧然躬身退去,试问,舔狗舔错地方的尴尬谁能懂。

支开二人刘伯温也凑到顾寒身前,一板一眼看起顾寒所书。

“儒家经典倒是掌握不错,只是错字颇多,年轻人不可好高骛远,基础不可不重。”

“嗯?如此难解之题你轻松应之,怎么反倒简单注释却空着?”

看了几眼过后,刘伯温懂了之后便笑的意味深长。

此子天赋卓越,当世罕见!

别人呕心沥血,抢破脑瓜都想全对,高中三元,他却故意答错,甚至控分……

这等本事,刘伯温自比二十几岁的自己是绝不多的。

见到大明文士后继有人,刘伯温心尖莫心喜,虽说此人是他死对头李善长义子,但终究是大明士子。

“抬起头来,让我……”

刘伯温想看看顾寒模样,只是顾寒抬头,俩人相识一目,老人一时间竟愣神了。

“殿……殿……”

那个下字终究没有出口,老人仔细在心里对比了几遍,顾寒虽和朱标七分相似,可眉眼中少了那一份悲悯。

朱标善仁,眉眼里总有记挂天地的的仁慈,那是从上往下的俯视。

顾寒眉眼里的却是一分意气风发,更年轻更有锋芒。

“像,实在是像,可惜你不是……”

“你应……应不是。”

刘伯温疯疯癫癫嘴里念叨着离开,惹的顾寒一头雾水,实在对刘夫子说的不明所以。

这事对顾寒倒也不是什么稀奇,时常有人将自己认错,这兴许就是长相俊美的烦恼。

三个时辰过罢。

顾寒已经罢笔养神。

专门负责顾寒的翰林院编修应声过来替顾寒添水,瞥一眼顾寒试卷。

“郎君这就做罢了?”

“适才听几人议论郎君天资,心中还有些不信,当下一见可真叫我开眼。”

照着这个速度,其他学子怕是连第一书页都未曾答罢,顾寒已是将词经注释都写满书页。

“郎君天资,这会场怕是无人能及,日后若是高中,还要郎君多多提拔啊。”

监考学士和顾寒攀起关系来,刚刚俩个拍马屁的他眼巴巴看着,心里那叫一个焦急。心说俩个王八蛋舔的如此无耻,一点文人风骨都不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