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毕竟人多口杂,为了避免给卫子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殷于歌特意换上了男装。
湘王府门房小厮见到卫子期,热络的招呼着,“卫将军,湘王已等候多时,请进。”
刚到大堂,穿着秋色锦衣的男子面含笑意地走过来,熟络的拍了拍他的肩。
“子期!回都城几天,终于舍得来看我了?”
“此次回都城,连叔父那里我都还没来得及去,首先来看你。”
湘王云洛向他肩后望着,只见这个小公子唇红齿白,倒一些女气。他轻靠着卫子期的肩,“什么时候有这种癖好了?”
“湘王可别胡说。”
随着话语声,殷于歌看见前方一名女子缓缓走过来,眉如青黛,眼若秋水,倒是和关梦有几分相像,只是更为精致小巧,温婉柔美。
“柔儿来了?”湘王见她,立马去到她身边,“你不是在后院候着?”
“子期难得回来一次,我这个姐姐怎能不来。”
卫子期笑起来,充满了浓郁的少年气息,“说起来,柔姐姐,几月不见。到如今每次见你,都变得越来越年轻漂亮。”
“诶?说起漂亮,我可不及你身后的姑娘。”
“姑娘?”湘王瞪大了双眼,好奇的走到殷于歌身旁打量着。
“湘王。”殷于歌颔首施礼,“于歌见过湘王。”
“难怪我说怎么那么娇柔的男子,原来是女儿身。”
“可是子期,你不是和苏…”话音未落,关柔便拉住了他,“湘王,柔儿给大家准备了点心茶水,在后院。今日阳光明媚,正好偷闲一番。”
说着走到殷于歌身旁,轻挽起她的手,向后院慢慢走去。
“小妹才回来之时,就一直在嘴里夸你个不停,又说你天姿貌美,又说你聪慧绝伦。我道是她夸张了。今日一见,果然倾国倾城。”
“柔王妃过誉。”
“和子期一样,叫我柔儿姐姐就行。”
关柔刚坐下,又轻嘟红唇,看向殷于歌,“噢,对了,梦儿小妹今日去了郭府,稍晚再来。特意嘱咐我,不要怠慢了她的于歌姐姐,这样看来,在她心中你竟是比我还重要的。”
她抚着胸口,眼波若水,有些哀戚之色。
“柔儿姐姐。”卫子期一阵轻唤。
“好了好了,真是的。你看看你,姐姐说一下都不停,把于歌妹妹还给你。”说着靠在湘王怀中。
殷于歌看的一愣一愣的,看来传闻中温婉著称的柔王妃,也是个机敏活泼的女子。
“今日前来,子期实则有事需要云洛兄帮忙。”
“皇叔一早差人来大概提过。”湘王饶有兴致地看着殷于歌,“这位便是殷副尉的女儿殷游月?”
“是。”
“无须客气啦!”湘王笑着摆摆手,“都是自家人。”
“…”
湘王呵呵笑着,“呃,本王的意思是,既然殷姑娘是王叔特意嘱咐,便如自家人一般。殷姑娘就当在自己家中一样,无须多礼。”
他又接着说道,“殷府那件案子发生时,本王才刚入刑部,并未直接参与此案。所以除了让刑部给予你们方便,也帮不了太多,有用的着的地方尽管说。”
“多谢湘王。”
“殷姑娘无须客气,本王与子期虽然年岁差了点,倒是极为投缘。噢?子期。”湘王给卫子期酒杯斟满,“这酒是前些日子宫中拿出来的,值得一尝。”
卫子期修长的手指懒洋洋的敲起玉杯,侧首看向旁边的殷于歌,“那是自然,小时候竟让我背锅。”
“说起来,此次在晋州遇到孟慈仵作,听将军说他是湘王提拔的。”殷于歌抿了一口茶,在阳光下,显得皮肤更加白皙透亮。
“对对对!”
湘王双眼一亮,称赞道,“孟慈!那家伙可是个人才,本王想引荐他来刑部,他却说,第一线的检验才是最重要的,坚持游历各县,屡破悬案。”
卫子期从怀中取出信递过去,“他托我交给你的。”
湘王云洛如获至宝,收在一旁,“怎么,你们见过他?”
关柔给他喂着果仁,“柔儿没告诉你?”
“小妹说,于歌妹妹这走一路,就破了一路的案。那个晋州石像藏尸一案,就有孟慈。”
“于歌妹妹不但是军医,还会破案。”
关柔娇俏的靠过来,“于歌妹妹,等你忙完之后,一定得好好的来这儿做客,给我讲讲那些奇闻。”
“柔儿姐姐谬赞了。。”
“柔儿,人家是来办事的。”湘王说。
“噢。”关柔撅着嘴,声音绵软,又继续靠在湘王怀中。
湘王沉思片刻,“在这里用过午膳之后,即刻带你们去刑部。”
刑部。
正值午后,刑部各级官员忙着处理政务。湘王接手之后大改格局,剔除闲散官员,提拔任用实干人才,刑部井井有序。
湘王靠近卫子期悄声说,“除了那几个实在不好动的世家子弟,我都解决了。”
“速度倒是挺快。”
湘王沉声,“没办法,世家势力滲透太深,要想真正拔除,只好慢慢来。”
又笑起,“你也很厉害,短短几年,就登上了大将军之位。这么年轻的大将军,云秦史上第一人。”
“湘王。”卷宗楼的守卫恭敬的打着招呼。
“到了,这里是卷宗库。”
守卫打开门,浓郁的纸墨味扑鼻而来,偌大的多排书架整齐排列。上面放着纸质卷宗,有些下面还对应放着木箱,是证据相关的物件,书架按照年份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