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十分满意袁盎的攻击力,但是面上却说:“欸,袁爱卿严重了,诸卿都是为了大汉好,何来收受贿赂之说,严重了!严重了!”
那些大臣也纷纷出言表示忠心,最后还是白州出言道:“陛下,袁御史之话是忠贞之言,还望陛下收回成命吧!”
其后的大臣都跟着道:“请陛下收回成命!”
汉帝假意为难道:“可是朕如何和母后说啊!”袁盎又说话了:“太后身为陛下之母,也是天下之母,向来是为陛下和天下着想的,陛下如实与之说便好了!”
“也罢!就算母后怪罪,为了天下,朕一力担负又何妨!”
于是立梁王为太子的事就此失败,对于袁盎,窦太后和梁王简直将他恨到了骨子里。
几日后,御史大夫袁盎言胶东王刘彻聪明伶俐,可为储君,请立胶东王为太子,汉帝同意了。
十五日
胶东王刘彻被正式册立为太子。
十六日
御史大夫袁盎在上朝路上被人用弓弩刺杀,汉帝大怒,责令廷尉府全力追查,而丞相白州听说后,也是十分恼怒,命令关中内史,全力配合廷尉府追杀,内史府的缇骑全部都要派出去。
于是在两个强力部门的配合侦查下,内史府负责抓人,廷尉府负责审讯。
二十日
廷尉府先是通过弩矢,发现是军用弩,最后在中尉府的配合下顺藤摸瓜,抓到了私售军械的后勤官,又在长安西面的一处民宅抓到了买家,严刑逼供下,供出了买弓弩的是一群梁国人。
听说才走没多久,内史府缇骑立马上马就追,在对地形的熟悉下,抄了近路,成功在函谷关往西二十里处拦截到这一群人,
这群人抽刀拘捕,缇骑和其打了个平手,在过路游侠和墨者的帮助下,缇骑们成功将其捉拿归案,只是二十几个罪犯只活下来了三个。
在谢过几个游侠和墨者,并表示会给他们记功后,缇骑带着三名犯罪嫌疑人进了廷尉府,于是在廷尉府友好的招待下,三人很痛快的说了一切,于是这个自大汉开国以来,最大最恶劣的惊天案件就在第四日宣告破案。
“啪!!!”汉帝拿着手中的调查结果,愤怒的将桌子上的东西打翻在地。
“刘武!!!”
汉帝正想下令将梁王斩首,但是又想到窦太后,只好将情绪压下,要是真将梁王依法处理,窦太后年老的身体一定会撑不住,别管是因为什么,所以只好压下来。
汉帝看向堂下躬身而立的廷尉道:“还有何人知道这件事?”
廷尉面无表情道:“得到结果后只有陛下一人,不过臣猜想丞相是一定知道这件事的,因为廷尉府的廷尉丞是丞相府旧吏。”
汉帝冷声道:“伱即刻去往丞相府,告诉丞相,这件事不易宣扬出去,袁盎那里,朕会有交代的!”
“遵命!”
见到廷尉退下,汉帝揉了揉脑袋,下令道:“去拟诏!”
旁边侍立的郎中立刻走到一处几案坐定,摊开诏书布帛,持笔而立。
“御史大夫袁盎,于国有大功,如今遭遇不测,朕深感悲悯,决议追授故御史大夫袁盎为直忠侯,食邑一千户,爵位由其子袁随继承,另,任命袁随为河东郡守,望其不坠父志,忠贞报国!”
郎中正要起立,汉帝又下令道:“再拟一诏!”
郎中复坐,摊开一片新布帛。
“朕深感各地诸侯王性格不一,才能不一,年龄不一,恐其不能治国,故决议收回各国任免各自封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各国内郡县长官一律由中央任命,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
另,为了与彰显中央的威严,各诸侯国要改制,改各诸侯国丞相为国相,裁去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等大部官吏,各诸侯王不能自治其国,无权过问封国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
就这些了,你去丞相府传诏吧!”
“喏!”郎中拿着两个诏书退了出去。
郎中出门后,看向天边席卷而来的阴云,喃喃道:“变天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