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天家无情,白氏有义
丞相府
白州正在等待汉帝的处理消息。
“丞相,陛下传诏来了!”丞相府议曹吕安双手递过诏书躬身道。
白州睁开眼,接过两份诏书,仔细看了眼,叹息道:“袁兄啊,何苦如此啊?早就说过不要和陛下走得太近,你就是不听,何苦来哉?”
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哪怕是五十多岁了,依然精神抖擞的好友“子安,你不必劝我,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了大汉,为了天下万民,就算做他的一把刀又如何?哪怕是一把刀,也要斩到邪恶之徒的身上。
你素知我的性格,眼见那些贰臣贼子,竟敢勾结诸侯王扰乱朝政,如果我不出手,岂不是让他们肆意妄为?要是朝堂乱了,天下还有安宁吗?我这个御史大夫还有当的必要吗?
我知道伱身为丞相,背后又有诺大的一个家族,放不开手,我理解你,也请你不要阻止我!”
白州出神了,“丞相!丞相!”
白州回过神来,看向吕安道:“你进丞相府也有几年了吧!”
“三年多了,幸得丞相看重提携,才能让职下以一小吏,成为议曹!”
“唉!我素知你有才华,思绪敏捷,是个行政事的好手,但是如今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恐怕不是一个好的待处,你有考虑过去地方上吗?”
吕安惶恐道:“是职下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吗?”
白州摇摇头道:“非也,我观陛下可能有些看腻我了,我准备解印了,但是在不想要让你这种璞玉在这复杂的朝堂中沉浮,依照你如今的手腕,可能应对不了,不如去地方,历练历练,将来也好理清朝堂的方方面面!”
吕安知道白州是为自己好,于是说道:“一切听从丞相吩咐!”
白州点头道:“这样吧!我观汉匈之间终有一战,你就去往雁门郡当一县长吧!顺便学习一下与胡人的相处之道,以及了解一些军务,对你以后的发展有好处!”
“全听丞相的!”
白州摆了摆手,吕安识趣的退下了。
白州看向手中的两份诏书,喃喃道:“袁兄啊!死于内斗,不值啊!”
六月
在将吕安推荐为雁门郡马邑县长后,白州向汉帝提交了解印申请:“臣如今五十有六,家中父亲也已经进入了耄耋之年,而如今朝中有大量又年轻又有才能的人需要历练,臣请求回国赡养老父,顺便让那些年轻人多一些经验,请陛下准许。”
汉帝多次挽留,白州去意已决,只好同意了。
十一日
汉帝同意丞相白州的请辞,重新任命太尉周亚夫为丞相,大将军窦婴为太尉,周苛为御史大夫,又任命白州之子白纶为郎中府太中大夫,留在身边,常备资议。
汉八年
汉帝下令改今年为元年,称为汉元年
四月
大赦天下,赐百姓每人一级爵位。废除不准商人、入赘女婿做官和不准犯过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禁令。
汉二年
匈奴人入侵燕地,汉帝下令结束与匈奴的和亲状态,传令边疆积极防御,但放过一个匈奴人进入关内,当值将领杀无赦。
于是在边境的汉军主动出击,使得靠近汉境的匈奴人苦不堪言,加上匈奴国此时正陷入争权夺利的时候,高层一阵混乱,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
但是汉帝也没有下令出击,只是保持现状。
三月
临江王刘荣在封地因侵占宗庙地修建宫室犯罪,汉帝下令召临江王刘荣来京城问罪,刘荣来到长安,接受中尉府的质询。
但是因为中尉郅都责讯甚严,刘荣十分恐惧,请求郅都给他书写工具,要直接给汉景帝写信,表示谢罪,但郅都却告诉官吏不给他书写工具,刘荣以为汉帝要他的命,精神压迫之下,选择了自杀。
窦太后得知长孙死讯后大怒,深恨郅都执法严苛不肯宽容,准备用严厉的刑法处置郅都,汉帝听说后,抓紧将他罢官让他还乡,随后却派使者持节任命郅都为雁门郡郡守,不必到长安领旨,直接赴雁门上任,让他自己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处理政事。
同年,汉帝册立皇子刘越为广川王,皇子刘寄为胶东王,又分封了四个彻侯。
汉三年
在边境汉将对匈奴的不断打击下,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汉将,使得匈奴人闻其名,便两股战战,如上谷郡守李广,雁门郡守郅都,上郡郡守程不识,镇北将军白房···
春季,有两位匈奴王率领自己的部众前来归降,汉帝十分高兴,封两人为彻侯。
四月
册立皇子刘方乘为清河王。
汉五年
册立皇子刘舜为常山王,又分封了十个人为侯。同时大赦天下。
汉六年
二月
汉帝来到雍县,郊祀五帝庙。
四月
梁王刘武,城阳王、汝南王同时去世,汉帝分别立梁王的儿子刘明为济川王,刘彭离为济东王,刘定为山阳王,刘不识为济阴王,把原来的梁国一分为五。
五月
汉帝改制,将廷尉这个官职改名为大理,将作少府改名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则改名为都尉,长信詹事改名为长信少府,将行改名为大长秋,大行改名为行人,典客改名为大行,治粟内史改名为大农。
将主管大内仓库的大内定为二千石级别的官员,设置左、右内官,使其隶属于大内。
又将掌管关中的内史分成左内史、右内史。
八月
匈奴又入侵上郡,被边将阻挡。
汉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