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谈崩了(1 / 2)竹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经过再三沟通之后,电池公司不得不接受了黑名单管理。

条件是神州电池集团必须放弃电商平台的线销售业务。

对于线销售业务,神州电池集团其实是不得不采用的销售方式。

现在电池公司要求放弃,自然顺水推舟同意了。

接下来是锂硫电池技术。

宁宾德提出了完全买断锂硫电池技术。

柳长明直接拒绝了,买断之后,神州电池集团不继续生产了吗?

不可能的事情。

成威凡看到完全买断不可能了,直接提出了新的方式。

神州电池集团可以继续生产,电池行业公司联合出资收购锂硫电池技术。

并要求签订排他性协议,除非出资的电池公司全部同意,否则技术不再进行扩散。

换句话说,就是锂硫电池技术只能神州电池集团和出资的电池行业公司使用,其他人都不能再使用,谁泄露了技术谁要赔偿巨额损失。

这样的协议,柳长明没有什么意见。

关键的问题是,电池公司要出多少资金来让神州电池集团签这个协议。

宁宾德一开始提出的收购技术资金是50亿元。

柳长明嘲讽般地拒绝了宁宾德的报价。

直接提出了最低500亿元的收购技术资金。

双方反复争吵,仍然达不成一致意见。

电池公司咬定了出200亿元收购资金。

神州电池集团则在下降到350亿元后,不再降低收购资金金额。

最后无奈之下,只能先搁置了这一条件。

下一个条件是神州电池集团提出来的。

要求电池公司置换给神州电池集团两个大型电池基地。

神州电池集团将自己旗下5个中小型电池工厂出售,如有差价,神州电池集团可以出资补充。

对于这个条件,电池公司也没有什么意见。

这么多的电池公司,随便两家企业各出手一个大型电池基地就解决了。

并且又不是要求折价置换。

等价交易的事情,这没什么可以争论的。

最后一个条件是锂硫电池技术的专利费问题。

之前的收购技术资金是解决给不给电池公司锂硫电池技术。

毕竟锂硫电池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电池技术。

肯定需要设定一个门槛,才能参与使用这个技术。

现在则需要谈,给了锂硫电池技术之后,神州电池集团收取多少专利费。

宁宾德提出了两个方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