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媳妇儿说,“刚嫁来时就听说梨花如何如何精怪,你看看她那小样子,可真是精怪。”
何氏喝斥梨花,又回头笑着,“这丫头冬上的两个月都不老欢实,也不知是咋了。我和你大哥正商量要不要抱着她去大青山拜拜神呢。这可就好了。”
春桃忙跑过去,把李薇抱开,让春峰春林两个进来,“你们别理她,进来玩儿吧”
见梨花还瞪着溜圆的大眼睛,一副不肯让进的架式,点她的额头,“瞪眼的好本事跟你三姐学个十成十。”
傍晚的时候,春峰回家学嘴。许氏听了气得不行,又不能拿老大家怎么着,借着骂春峰春林骨头软上赶着贴人家,刮刺老三两口子。
李家老三在西屋隔窗听见,黑着脸儿要出去和许氏理论。王喜梅拉住他,“你理论啥?她又没直说你。再者,就是直说了咋着?咱亲近大哥大嫂是真心的,她才是真的上赶着贴过去,人家还不理呢~”
说完这话,又念叨老三一回,不该非应着李王氏的话儿去大哥大嫂那里送张家村带来的节礼。若是梨花大姑真心想与大嫂认错儿,那就摆个正重认错儿的架式。
何文轩正月十二过来,仍旧和佟永年住在东屋南间儿,李薇因自己说话了利索了,开始有计划的实施她的小预谋。除了小舅舅指导佟永年功课的时间,她便一时不刻的缠着他。
这天她爹娘仍在院中削竹篾子,编簸箕,佟永年在屋里习字儿。春桃春兰两人窝靠着堂屋窗下,晒着暖阳做针线儿。
她爹跟她娘几人念叨着,“今年的天儿不知道会不会又跟去年一样,干热干热的。这雨水还没到,竹子都想暴嫩芽儿呢。”
李薇仍旧偎在小舅舅身边儿,听到这个,心中一动,仰起小脸儿,睁着好奇无辜湿辘辘的大眼睛,问何文轩,“小舅舅,啥是雨水?”
何氏停下手中的镰刀,看过去,见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一片认真,不象是一般的孩子听见新鲜的随口问问。和王喜梅何文轩笑着,“你们看看梨花,不能听见人家说个新鲜的,听见了就要刨跟问底的问个明白。”
何文轩也笑了,他对大姐家这个乖得出奇,又聪慧的出奇外甥女很是疼爱。私下里也跟李薇姥娘感叹过,这孩子怎么没托生成男娃儿。结果李薇姥娘狠给他几下子,让他千万别在大姐跟前儿说漏了嘴。
低头看梨花睁着大眼睛等他回答,想了想,便将雨水是农历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到了,就意味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雨水渐多,泥土解冻可以锄草了等等。又随口说了几句,雨水至,鸿雁来,草木萌动什么的。
王喜梅在一旁笑着,“梨花小舅舅虽不种地,说的一点不差。”
何文轩笑笑,说他本就生在农家,这些自然是知道的,再者书上也曾提到过。
李薇专等他这话句。忙大声插话,“啥书?!”
她喊得又响又亮,把正在干活的几人惊得都往这边儿看。何氏放下手中的竹篾子,过去把她抱在怀里,拍她的小屁股,笑骂,“你个小疯丫头,跟春杏去玩。让你舅舅歇会儿。”
李薇心说,娘咧,这是多来之不易的机会,小舅舅一走,她还要再等一年。挣着身子朝何文轩踢小腿儿,大声叫嚷着,“小舅舅,是啥书?”
佟永年在屋里听到梨花的叫声,赶忙出来抱她,哄她,“梨花跟哥哥去学千字文,好不好?”
李薇不理会他,千字文有啥好学的。
何文轩站起身子从何氏手中接过她,说是农书!又逗她,“梨花想看不?”
在装与不装作了刹那的选择,李薇点点头,又问,“好玩不?”
李海歆停下手中的活计,笑起来,“去年造水车时,这丫头就一直问东问西的。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爹娘是个种地的。”
正月十五何文轩在何氏家里吃过早饭,要去镇上,他过几天便要去县学,去张奕家走走,一为联络感情,二来也给李薇小姨探探,看这门亲有没有结的可能。
临去时,李薇眼巴巴的盯着她的小舅舅,心说,你说的那啥四时农书啊,农政要略啊,沈氏农书啊,不掬哪一本,千万千万要记得带回一本来呀。
何文轩走后,佟永年很是郁闷了一阵子。梨花平时最喜欢跟他读书念书的,小舅舅一说那什么农书,她就几天跟在小舅舅屁股后面儿问东问西的。想了想,他打定主意,等小舅舅把书捎回来,他自己先看,再给梨花讲解。
想到这儿就笑了起来。
李薇小舅舅在镇上住了一夜,第二日回来,仍先拐到何氏家,把这张奕的情况大致说了说。张奕因上次考试未中有些消沉,原本不打算再考。后半年出去游历了一圈儿,又起了今年再考的心思,现正在家里温习功课,他便没提这话儿。
何氏听了,知道这事儿多半儿是不成了,真考中个秀才,家又是镇上的,还能看得上梨花小姨?
让他赶忙家去报信儿,把这事儿给梨花小姨委婉的说说。
何文轩应声,又看梨花殷切的大眼睛直盯着他看,笑笑说,“等小舅舅到了县里就给梨花找书啊。”
李薇乐呵呵的点点头。
何文轩走后,何氏赶着收拾迎年月里做的鞋袜,又加这两日赶制的几双,用布包好,单等何文轩去县学前路过这里,好让他带走。
过完了年,农闲就正式结束了。何氏与李海歆白日下地锄草,晚上就着油灯编簸箕。
河沿上的荒地眼看就要比原先未开荒时还荒了。李海歆何氏商量,一直荒着也不是个办法,也怪可惜,自己家劳力又跟不上。不如先让谁家种着,等过两年儿孩子们都大了,再把地要回来不迟。
李海歆倒还有让前院继续种着的意思,何氏不许。让旁人种着,一年到头还能得些秕粒喂鸡,人家还承个人情。让前院种,一粒粮食得不着,只怕让他们种上两三年,将来想要回来都难。
两人合计了下,先让银生家种着。他们家劳力多。弟兄五个,剩下三个小的还没成亲,正是能干活儿的时候。银生爹老实,银生娘也温和。
李海歆便抽空去了银生家一趟,把这事儿说了,银生爹很高兴,让李海歆放心,他们啥时候想种了,提前说一声,好早给他们腾茬儿。两人说定,一亩地每年给三斗的秕粮,剩下的都归银生家所有。
李家老二听说了这话事儿,在一个旁晚晃达着过来,话里话外的说着,他和春峰娘想种这块儿荒地,又埋怨李海歆,有好事儿不给亲兄弟说。
李家老三也动过心思,后来还是老三媳妇儿想了想说,大哥大嫂不单给咱说这地,也是有道理的。咱还没分家呢,把地让咱单种,咱娘知道了,还不又得说她撺掇着咱们分家?
……………………………………………………………………
感谢:书友091222224217461、陶毛毛、书友080914085357081
、布大猫、xiaojiu等同学滴粉红。
感谢:q青青河边草q同学滴平安符。
感谢:stillia同学滴十分评价票子。
六月更新时间:每日上午10:00,晚上20:00.每天一万字,亲亲们多扔推荐票子和小粉红给我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