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青仔细回顾《治国策》中有关这部分的原文,文中已有大意,心中便已大体有了文章梗概。
他缓缓动笔,在纸上写下简洁的几个大字:
无为亦是有为。
此句为破题,随后徐长青继续落笔:
“无为者,不夺民时。使民春有所耕,秋有所收……”
先是阐述了一下无为的重要性,切合《治国策》中的原文,而后,徐长青便将经义进行延伸。
“然,有为者,保息养民也。其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这是要阐述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主动地帮助百姓休养生息。
在文章里,徐长青并未站在很高的角度上,高屋建瓴地谈论自己的观点。
而是以一个平头百姓的身份,写了一篇非常务实的文章,其中有着不少实际做法。
洋洋洒洒几百字写下来,一气呵成。
文章末尾,徐长青还有些意犹未尽,本想顺势写出“富民教民”之说,但还是硬生生地止住了。
再写下去,就属于偏题了。
现在戛然而止,才是刚刚好。
考场中,不少考生也做到了策论这一题。
看到题目后,大都实在抓耳挠腮地思考,只有少数几人如徐长青一般,文思泉涌,运笔如飞。
写完第二题之后,徐长青就只有最后一题了——诗词。
诗词大题,是他最不担心的。
题目则是正身、修德二选一。
之前,徐长青本以为这诗词题目会是什么山川、江河、秋之类的主题。
可谁曾想,居然是正身、修德这种虚义题目。
这有些出乎徐长青的意料。
难不成这题目是武国的老国君出的?全武国都一样?要引导武国考生端正品行?
可是对于一般考生来说,这种类型的诗词恐怕会难上许多吧?
尤其是那些自六国赶来的考生,他们写惯了实物类型的诗,一时之下可能很难转换思想。
徐长青握着笔轻轻摇头,没有继续胡思乱想。
而是转头细思起来,自己要写什么呢?
提到正身、修德,他倒是记得前世有一篇诗,流传千古。
只是,其中典故众多,能写吗?要不换一首?
若是写什么山川诗、咏春诗句,他随随便便都能拎出几十首来,可这次的考试题实在太过偏僻,让徐长青犯难。
他的大脑也不是记忆机器,一时间也想不出别的相关名篇。
根据徐长青前世的考试经验,在考场这种地方,往往越是追忆越是想不起来。要是真的钻进了牛角尖,那这场考试可能就要凉凉了。
童生考辰时开始,午时结束。考量之间,已来到巳时,考试时间过半。
徐长青几乎在自己脑海中刮地三尺,但仍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诗词。
要么是气势心境太过,根本不是自己这个年龄经历可以写出来的,要么是与题目不符,写出来也无用……
“要不,只写前面几句?”
最终,徐长青还是将目光放到了那首最经典的名篇上。
此刻已不是再纠结的时候,他直接提起笔写下第一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