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深以为然。
申时。
外出的士兵们基本全部回营了,方略唤来了亲兵,“你们两个去给我寻三十名士兵来,随机选,不要刻意挑。”
方略理了理纸张,将毛笔蘸润。
很快,一溜士兵就被带到了值房外,年长些的、年轻的、高个的、矮的,形形色色。方略徘徊了一圈,满意道:“一个一个进来,我问几句话。”
最先进来的士兵有些战战兢兢的样子,方略抬头,问道:“叫什么?”
“小的叫孙二柱。”
很普通的名字,方略笑了笑,继续问:“识字吗?”
“识…识一点。”
“哦?”方略来了兴致,“在哪学的。”
“在乡学读过小半年,后来就没读了。”
乡学?
方略印象中没有这玩意,或许是私塾?
“为何从军?”
“小的…是为了大楚。”
“去去去,说实话,但说无妨。”
年轻的士兵踌躇一下,这才道:“小的觉得从军比种地出路好些,而且…而且小的家中并不殷实,就…”
“嗯,那…军饷可有拖欠或是克扣?”
以募兵制为主的大楚军饷不算低,士兵每月军饷分为银两和粮食,每月一两五钱白银与五斗米,五斗米按市场价又可以被折算为三钱白银,合计每月一两八钱。
对于吃穿用度大都在军营的普通士兵而言,这样的军饷相当可观,养活一家老小完全没有问题。
“都知…”
见士兵面露难色,方略点头道:“没什么好忌讳的,欠饷还是克扣,直说,本官又不是挂名的。”
“粮饷倒是很少拖欠,不过克扣是有的。”
“克扣了多少?”
“一…一般是三钱银子…”
“还有吗?”
“有的时候,发给的米粮…是陈的。”
方略闭眼深吸了一口气,摆手道:“本官清楚了,你退下吧。”
“对了,倘若有人敢找你的麻烦,就直接寻了我来。”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方略将这三十名士兵一一询问了一遍,并统计完了数据,归纳为了一个表格。
虽然这表格只有他一个人看得懂,但方略还是顺手为之了,毕竟比对起来直观方便一些不是什么坏事。
三分之二的士兵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其余的三分之一则大部分为历经过开国前诸多战事的老兵。
年轻士兵文盲率远低于年长的老兵,前者约占50%,而后者则超过80%。
方略估计这是所谓的“乡学”起的作用,他回忆了一下,认为这个“乡学”大概是类似于明朝的社学一类的短期义务学校。
最重要的军饷问题,克扣情况基本已成惯例,克扣比例较高,约20%。
三十名随机抽样调查的士兵总结而来的数据已经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方略有些恼火,开始设想改善现存弊病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