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洪武三十年,杭州商贾一律以金银定价,根本不用宝钞了。
而且时间日久,造假币得以猖狂,使大明宝钞的信用降低,大为贬值。
重要的是,这种纸币没有贵金属做准备金,直到洪武末年,宝钞严重阻滞,商人、百姓都不买账。
后来朝廷一再用命令来维持通行,也无济于事,最终难免以失败告终。
从洪武十四年到洪武二十四年,这十年之间,明朝国家掌握的户口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
这不仅意味着国家与豪强地主争夺劳动力取得了很大胜利,而且也反映了恢复与发展经济取得了一定成就。
同时,朱元璋进行的土地丈量和人口普查,是几百年来若干朝代的政治家、帝王所未能做到的大事,他划时代地完成
早在洪武元年八月中旬,在攻陷大都后不久,朱元璋即下达了一份《求贤诏》。
紧接着,他又派出起居注詹同、魏观,侍御史文原吉等人,分赴各州县,访求贤良。
贤良们看到了《求贤诏》,许多人闻风而动。在听完专使的游说后,他们纷纷收拾行囊,争相路。
为此,朝廷缺少官吏的窘况很快就得到了缓解。
但也有一些儒士,或出于自尊,或心怀恐惧,对《求贤诏》视同虚文,千方百计推脱逃避,远离是非之地。
朱元璋意识到元朝之所以灭亡,除了统治者本身的素质以外,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一个原因。
因此,他采取了兴建学校、选拔学官的政策,并且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
明朝学校的性质没有什么特殊的,学校是“教育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是“储才”的地方。
明朝的制度规定,把学校和选拔官员紧紧连在一起,则是比较突出的。
在朱元璋的倡导下,明朝从中央到地方兴办了各类学校。
而朱元璋本人最重视的还是京城里的国学,也就是太学。
它是全国的最高学府,学生人数多而且相对集中。
培养出来的人才又都担负着国家的重要官职,并且对社会风俗文化有着广泛的影响。
洪武三年,明朝政府正式设立科举制度。十年的寒窗苦读,一朝得中,高车骏马,光宗耀祖。
那种飞彩流霞的光彩荣耀,令多少读书人醉心向往。
朱元璋自然懂得,天下英雄尽入彀中的个中三昧。
为此,朱元璋下了一道诏书,其中指出设科考试期望得以全才,任官唯贤,这样方可有效地治国。
此外,明朝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刘伯温是这方面的策划人。从考试的程序、场次到被称作“八股文”的作文体例,都是由他制定的。
这些规范和制度,一直到了清朝末年都没有大的变动。
考中的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供职翰林院,前途无量。
其他人则被授给知县以各级官吏。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便是读书人最好的归宿。
难怪,科举成为了读书人终生追求的“事业”。
自科举制度实行以来,朱元璋就察觉出其有不如意之处,譬如科举入选者多为“后生少年”。
无办事经验,能担当大事者很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特别是学与用的脱节,世人对科举选官也是褒贬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