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自己一样,以待明君之用,勤者不听,说:‘农、书俱不弃也。’
又一天,国君听说二人皆为儒者之学,召至京城,各给官做,皆侍驾而朝。
按着国君的要求和朝廷的规矩,每天须凌晨而起,待时召见,日暮而归,犹不能安寝。
一旦做起事来,勤者容光焕发,反之惰者憔悴。再者君命勤者管水部,于是亲到现场,变害为利,筑堤固防,得到国君赞赏。
反之惰者,管教种地,到了田里,不知如何操作,欲为民利,反成民害,受到了国君的责备。
惰者决心要改正,请教勤者,说你平日所学比我简单,而用起来何以超过我呢?谁教你的?
回答说,别无其他,不过根据经典所说,‘顺天之道,因地之利’,你比我熟悉这些话,只是没有照之实行。
惰者听了此言,明白了‘博学而不能行,不如没有,学得少而专精可真妙’。
这里告诉一个道理,读书要勤奋懂真谛,和实践结合起来,勤于思考。”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勤奋的人,虽然劳其精力但终究会获得成功,懒惰的人则是适得其反的;
国君勤于政事,奖勤惩懒,实际正是朱元璋的自我写照。
面对初建的明朝,朱元璋迫切地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繁荣富强,长治久安。
对于这些,勤政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朱元璋决定在政治要呈现出朝气蓬勃。
摆脱旧王朝的陈规陋习,让明朝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朱元璋任用了许多老臣。危素是一位自元朝以来就德高望重的名儒
明朝初年他已经70多岁了。他是翰林侍讲学士兼弘文馆学士,平日很受朱元璋的尊重。
然而,有一天,危素带着拖沓履声去见朱元璋,当朱元璋问及是谁时,危素回答说:“老臣危素。”1当时朱元璋就显现出了满脸的不高兴。
办完事走后,朱元璋说他不再适宜在朝中当官了,于是,就把危素贬到和州去守墓了。
此事不但表明了政治的残性,而且也看出了危素在政治的态度与朱元璋励精图治的精神是不一样的。
其实,朱元璋的身体并不特别健康,但即使有病了,他也仍然坚持亲自处理朝政。
有一次,朱元璋从建康冒着冰雪赶赴婺州,受了寒气腹痛不已。
后来,经过医生严景明的细心调治便很快痊愈了。为此,朱元璋写了“良医景明”四个大字,并且赐给了这位医生。
朱元璋一生勤政,他除了在患病时有短暂休息之外,当政数十年坚持朝理政。
朱元璋制定了很多的礼仪法规,一方面表示他对传统礼仪的重视和继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因时制宜的改革。
但是,最主要的是通过礼仪法规的制定,把制礼和治乱结合起来维护朱氏的皇权威严,对社会各种关系进行调整,并向广大民众开展教化。
具体地说,定礼制是为辨贵贱,明等威,这是一代帝王治国必须做的。
为了使百姓知礼仪,朱元璋接受了儒士们的建议,大力倡导教化,以教化推动治理。
朱元璋要求8岁以的儿童一律入塾读书,学习应对、射、御、书、数等知识。
15岁以的孩子要学习《诗经》《书经》《礼记》《易经》等儒家经典。
甚至他还要求成年男子在忙碌完之后,也要去听讲道德礼仪。
如果老百姓犯了盗窃、斗殴等过错,由老人与里长共同调解。不听教诲者,则可以用藤条竹抽打,但不得拘押刑罚。
除了教诲惩罚之外,同时还提倡扬善。对孝子贤孙,义夫节妇,里长、老人可以直接奏朝廷。
每里都要设“申明亭”和“旌善亭”,有罪过的将姓名写在“申明亭”,有了善举则张榜在“旌善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