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瑞(一)(2 / 2)孜然吵羊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海瑞点了点头,情绪有些激动,“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负天地生人之义,孤朝廷作养之恩。非生员也!”

他是说那些只为一己私利而学习,把学到的知识用在欺骗朝廷、侵凌百姓上,既有悖天地良心,又辜负了朝廷的一片苦心,那不配成为大明的生员!

海瑞这是告诉吕渭纶,让他在重视学风学纪的同时,还更要强调引领学子们的价值观,告诉他们学习不能只为了荣和利!

这就是一个尽职尽责,无愧于心老教师的经验之谈!

“我曾经在学堂上发问,今之从事于学,有以圣贤自许者乎?而决状元、进士于科第者,人恒壮之。此学奚自而来哉?”

这其实就是问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我问了,可很多人答不出来。”

“之后,我说出了我的见解。”

“学求以复其良而已,操心治心,此不师而师之严切者。”

吕渭纶将这句话抄写了下来,这就是海瑞认为的学习的真正意义,即读书学习最重要的是修养自己的德性,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和人格而不是只懂得念一些经传文字,对老师言听计从。

“到最后,我告诉他们,如果没有高尚的志向,没有实现志向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一举一动都生怕有所得失,都要看别人的脸色,这些人尽管有志向,也是底气不足的,结果必定是一事无成。”

这句话仿佛就是说给吕渭纶听的。

他在京城被刺杀了一次,之后又被贬来贬去,因而心里生出惧意,可就如海瑞所说,若是这样,即使他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也绝不可能实现。

听了他的一席话,吕渭纶是真觉得相见恨晚,老天真应该早点让他结识海瑞这个人生导师,这个官场前辈。

“嘉靖四十二年,我当时已经五十二岁,被调入京城户部。”

“当时的嘉靖皇帝,一心盼着长生不死,一些别有用心的道士就趁机巴结,投其所好,劝说他吃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药。”

“还听信一些道士的胡言乱语,要在仙人巷修建一座灵坛,用来供养花非花所进奉的灵芝仙草。”

“仙人巷一带是百姓聚居的地方,百姓们知道要建灵坛后,忧心忡忡,纷纷反对,并联合起来抵制。他又听从道士们的花言巧语,下令锦衣卫强行拆去百姓的房子,造成大批百姓无家可归。”

“与此同时,嘉靖皇帝由于长期服用所谓“不死之药”,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脾气也越来越坏。一些奸臣趁机掌控朝政,大权落到奸臣严嵩等人的手中。”

“这些奸贼肆意迫害忠良,胡作非为。对陛下的行为及混乱的朝政,当时几乎没有人敢站出来讲一句公正的话。”

海瑞顿了顿,他又哭了。

到了这里,吕渭纶听了也有些动容,海瑞讲到现在只哭过两次,第一次是说他母亲的扶养之恩,现在就是说到了嘉靖皇帝。

他也不知海瑞和皇帝之间发生了什么,但这个刚毅的老头,绝不会是会那种轻易就哭的人,能让他哭出来,肯定不一般。

几分钟后,海瑞缓了过来。

“我当时很愤怒!国不成国!照这样发展下去,大明迟早要完!”

“于是我写了一疏,名为治安疏。”

“这疏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我当时说这是天下第一事,因为事关皇帝,事关大明,事关那些权倾朝野的奸臣,更事关普天下的所有百姓!”

“在此疏中,我直言,皇帝肩负着替万民作主的责任,如果无视百姓的疾苦,则这个皇帝就是不称职的皇帝。”

“而大臣的职责就是要为皇帝分担忧国忧民的重任,要随时提醒皇帝做得不足、看得不明的地方,如果不是这样,则这些大臣就不是忠臣。”

吕渭纶有些震撼,海瑞这一疏,先批判皇帝,再批判奸臣,这实在是一个忠臣的内心强烈呼喊。

海瑞在他心里的形象瞬间高大了起来,也许这才是称得上是他的先生,至于申时行他虽为自己的座师,但他的性格太软了,简单来说,他不适合明末!

在明末这种环境下,申时行那安于现状,不求改变的性子看似是在按规矩稳妥做事,其实就是在加重大明的“病情”。

海瑞看着天,“陛下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

“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数行推广事例,名爵滥矣。”

“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

“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他这是将社会现状摆在了嘉靖皇帝的面前,并明确的指出,皇帝在晚年违背了其年轻时励精图治的作风,错误地把精力放到修炼长生不老的方术上,为了求得仙术,一味大兴土木,不爱惜民力,甚至已严重到了二十多年不问朝政的地步!

又列举了他为求仙长寿,疏远了与父子、君臣之间的感情,以及由于长期耽乐于西苑,使皇后受到冷落等事实。

这些错误的行为,已经造成了人心涣散、奸臣当道、百姓受苦、怨声载道的局面国家更是到了“家家皆净而无财用”的危险时刻。

听到这话,吕渭纶心里暗自叹息,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问朝政,他哪里知道,以后的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他们两个倒像是在攀比,比比谁更荒废的时间更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