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冰~你肯定留意到了,在故宫中呢,在很多宫殿的前台都有石雕,用浮雕的手法刻出祥龙游凤的图案。”
“这些浮雕主要是为了装饰,以显示皇家的威严和气派。”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的石雕当中,咱们现在脚下的这块云龙石雕,是故宫中最大的一块。”
“冰冰~你可以看到石雕的图案由上到下刻着九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游龙,嬉戏于云海之中非常的生动精美。”
“这块石雕呢,是由一块完整的大青石雕成的。现在长16.57米,宽3.07米,平均厚度1.70米,重量达两百多吨。”
“按平均每个人一百三十斤计算呢,这块石雕的重量相当于三千个人的体重。要知道啊,这块石料可是开采于帝都FS区的大石窝村,距离紫禁城超过五十公里。”
“这么远的距离,这么大的重量。在五百年前,没有任何现代运输工具的条件下,是如何完整的运过来的呢?”丁氏灵芝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简单的说,就是借助冰,是用拉旱船的方法拉过来的。”
“工匠们从大石窝村到紫禁城每隔一里地打一口井,到了严冬季节,把水从井里打出来泼在路面上。”
“就这样泼出了一条五十多公里的冰道,我们知道冰面上的摩擦力要比泥土路小的多,所以拖动也相对容易一些。”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动用了两万多名民工,几千匹骡马。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耗银十一万两才把这块大石头拉进紫禁城里。”
郝楠仁和丁氏灵芝从三大殿的石台基上走下来,映入眼帘富贵华丽的建筑就是乾清门了。
西边有一排又矮又小的房子,紧贴着围墙。这排小房子,在乾清门的映衬下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你猜这房子是干嘛用的?”郝楠仁
“古代的茅厕?”丁氏灵芝
“哈哈~俗话说人不可貌相,这排小房子也是,这排小房子就是鼎鼎大名的军机处。”
“你在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军机大臣呢就在这上班。”
“啊?!这就是军机处?为什么会把军机处,放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呢?”丁氏灵芝
“冰冰~之前咱们不是看过故宫的布局图嘛。因为和这排房子一墙之隔的,就是皇帝的卧室养心殿。”
“我们都知道军机处是雍正设立的,雍正初年西北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武装叛乱,军情紧急。”
“由于雍正皇帝经常在养心殿和大臣们日夜不停的商议如何平定叛乱,为了随时召见这帮大臣,雍正就把这一排小平房呢,设置为大臣们休息和等候的地方。”
“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时间,又有利保密。于是军机处就成了正式的国家机关,国家的军政大事都在这里进行决断。”
“而本来掌握朝政大权的内阁则成为了空架子,军机大臣的人选会由皇帝亲自在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大臣中选任。”
“名额是没有定数的,人数的多少也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这样啊,军机处就完全置于皇帝的控制之下了。”
“凡是能够成为军机处大臣的一般都有过人的才能,不然是不可能胜任这份工作的。一位大臣刚进入军机处的时候,叫做学习行走。”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誊写诗文,清朝的皇帝大多喜欢作诗,据说乾隆一辈子做了四万多首诗。”
“可能是因为诗做的太多,自己又懒得写。所以,皇帝只是口述,让大臣肃立静听。然后回到军机处根据记忆将诗文誊写出来,这些工作做到准确无误之后,才能参与撰写皇帝的谕旨。”
“皇帝的谕旨也不少,有时候一天好几次,有时候一说就是几百句话,听了之后呢,要仅凭记忆进行撰写,写的还要完全符合皇帝的本意才行,你说,这活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