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春天,皇帝都要到先农坛,那有一块皇帝的自留地,就是汉国人俗称的一亩三分地儿。”
“平常呢,有专门的官员管理。到了春分那天,皇帝要亲自到这块田地上,扶扶犁、锄锄地,这就叫做——亲耕礼,祈求五谷丰登。”
“皇帝在去先农坛之前啊,要在中和殿举行一个仪式。看一看他要用的农具,这也反应出皇帝对农业的重视。”
“当然啦,中和殿还有其他的用途。皇帝要在这里阅示家谱,皇帝和老百姓一样,也有自己的家谱。”
“皇帝的家谱叫做玉牒,每隔十年重修一次。”
“中和殿的另一个用途是在这里为皇太后上徽号,皇帝为了表示孝道,要在寿庆和节日给皇太后上一些吉祥的称号叫做徽号,像你可能比较熟悉的慈禧、慈安就是徽号。”
“屋脊上好多形态各异的饰物呢~”丁氏灵芝
“没错,在前面领队的人是骑凤仙人,相传他是南朝齐明王,后来修道成仙了。仙人之后就是垂脊兽,这些垂脊兽的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
“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数量有所不同,冰冰~你数一数这中和殿之上有几只垂脊兽呢。”
“七个!”丁氏灵芝
“没错,七个。在故宫里,垂脊兽最多的是太和殿,它有十个。”
“分别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獬豸、狻猊、斗牛和行什。”
“冰冰~你应该知道九为最大吧,体现至尊的含义。然而对于太和殿来说,连最大数字九都不足以表示它的尊贵,因此在它的屋顶上便出现了十个走兽。”
“多出来的那一个叫做行什,这在汉国所有的古建筑中可是仅此一例。”
“另外呢,这垂脊兽的数量都是单数,太和殿也是唯一一个垂脊兽是偶数的建筑。”
继续往前走,两人便来到了保和殿。
“在明清两朝呢,这里是皇家的高级宴会厅。每逢重大节日和皇帝、皇后的生日都会在这里宴请文武百官以示庆贺。”
“一些少数民族的领袖,例如藏西的高僧、古蒙王公来皇宫。皇帝也会在这里设宴款待,以示笼络。”
“公主出嫁,皇帝也是会在这里宴请亲家,以示尊重。”
“这保和殿呢,在古代读书人的心中可是非常的尊重和崇高。因为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呢,保和殿就拥有了一项更加重要的职能,它成为了汉国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殿试的考场。”
“在当时能够通过层层筛选,到达这里参加考试的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人中龙凤了。”
“因为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一个读书人在熟读四书五经之后。首先要参加院试考秀才,成了秀才也就成为了真正的读书人了,到了县衙大堂就不用下跪了。”
“秀才之后要去省会城市参加乡试,考中了就是举人。成为举人之后,就可以做县令之类的小官了。”
“冰冰~你之前不是问过范进中举为什么会疯吗?说到这,你也能理解范进中举之后为什么会发疯了吧,因为能当官了,阶级地位一下子就上升了。”
“其实中举对于做官的万里长征只算走完了第一步,因为想当官必须要等,等空缺儿。但是官场是极为复杂的,有可能举人等了一辈子也等不来一个空缺儿。”
“举人们想要更保准儿的当官,就要去京城的国子监去参加会试,通过之后便有机会到这座宫殿参加殿试,殿试里的殿呢就是指的保和殿。”
“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皇帝亲自主考,从早上考到晚上整整一天。阅卷工作结束之后,皇帝要在太和殿进行一个隆重的发榜仪式,称为金殿传胪。”
“所有参加殿试的贡生们都云集太和门广场,皇帝亲自在大殿上宣读前三名的名字。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第二、第三名称为榜眼和探花,这三个人就可以很荣耀的从午门中间的门洞走出紫禁城,这是皇帝对他们的恩宠。”
“咱们现在处在保和殿后面的石台基上,先别着急往前走,咱们脚下的石台基可是非常值得说道说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