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节 农业是根本(3)(1 / 2)飞星骑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历史上,太平天国长期占据着江南一带,江南是“鱼米之乡”,但太平天国却长期陷入缺乏粮食的困境中,造成如此奇怪局面的原因一是战乱影响,二是太平天国的农业政策根本就是瞎搞胡来。如今,夏华肯定不会重蹈洪秀全的覆辙,他要让江苏省在他的手里变成一个真真正正的大粮仓。除了制定正确合理的农业政策、用大笔银子购买农作工具、增加劳动力、扩大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体系、改良农业生产工具外,夏华还积极地引进和推广高产量农作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意义无穷的措施。众所周知,中国的食物农作物、调料佐料、蔬菜瓜果等有很多都是从海外引进来的,名字里带着“胡”、“番”、“洋”字的基本上都是,比如胡椒、胡麻、胡豆、胡萝卜、胡瓜黄瓜、胡桃核桃、胡荽香菜、番茄、番薯、番椒、番瓜、洋葱、洋芋、洋姜、洋白菜等等当然了,中国也不是只进不出,中国本土原产食物也被不断引进海外各国,比如水果,原产地是中国的水果就有橘、桃、梨、梅、李、杏、柿、山楂、桑葚等。食物里最重要的自然是粮食,中国原产的粮食即“五谷”,北方“五谷”指的是麦、麻、黍、稷、蒁,南方“五谷”指的是稻、麦、黍、稷、蒁,前者有麻无稻,后者有稻无麻。世界三大粮食作物是:小麦、水稻、玉米,三者里,小麦种植面积是最大的,但玉米产量却是最高的,水稻介于两者之间,第四名是土豆马铃薯,除此之外,番薯这玩意儿别名奇多,又叫山芋、红苕、红薯、白薯、甘薯、甜薯、地瓜等等和高粱也是极其重要的粮食作物。清朝中国正是因为从海外引入并且大规模地种植玉米、土豆、番薯这三大粮食作物,使得粮食产量被提升到史无前例的地步,人口数量才随之暴涨到史无前例的地步。

说到番薯,有一个人非常值得一提,此人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福建商人陈振龙。万历年间,陈振龙在菲律宾经商,他看到当地种着一种中国本土没有的粮食作物,见其“块根大如拳头,皮色朱红,肉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用,产量颇高且广种耐瘠”,即番薯。经过打听,陈振龙得知番薯是西班牙人在中美洲的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发现的,西班牙人又将其带到菲律宾进行推广种植菲律宾当时已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但是,西班牙人知道番薯具有很重大的农业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允许把番薯种子带出境。陈振龙为了让中国本土能种上番薯,从而提升中国本土的粮食产量,他经过精心策划,把保持活性的番薯藤蔓做成绳子,从而躲过了西班牙人的关卡检查。离开菲律宾后,陈振龙如获至宝地把那段番薯藤蔓一路带到中国本土,使番薯在中国落地生根。无数中国人因为有番薯吃而没有饿死,陈振龙可谓救活了无数同胞。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体,而农业经济又一直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体,受到生产力水平的n,老百姓的粮食收成在除掉朝廷官府征收的税务后可以实现吃饱饭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一旦碰到较大的天灾,立刻就会饥民遍地、流民遍野。眼下,夏华面对的情况要好得多,首先,中国正跟着世界大趋势慢慢地从农业经济走进商品经济,经济结构不再那么单一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具有着更强的稳定性和抗打击力其次,中国的农民们现在除了种植传统的“五谷”包括小麦和水稻在内,还可以广泛地种植玉米、土豆、马铃薯等外来的粮食作物,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粮食产量小麦和水稻进行对比的话,小麦的营养成分比水稻高一点,并且小麦比水稻更容易种植,但是,水稻的生长周期比较短,三个月就能长好一季,小麦一季则需要个月,比如在南方,一年可以种三季甚至四季水稻,产量自然大大地超过一年只能种一季或一季半的小麦第三点则让夏华感到谢天谢地,就是小冰河时期在眼下已经基本上结束,农业生产活动可以恢复正常了。当然了,恢复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启动资金,使得夏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掏出少者几十万两、多者几百万两的银子。

因为夏华的“先进思想”和大笔的银子,他的十府领地里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正常并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最北的徐州府到最南的杭州府,从最东的上海府到最西的太平府,城市郊区的广袤农田尽是生机勃勃的、一望无垠的水稻、小麦、玉米、土豆、番薯、大豆黄豆等粮食作物。实际上,农作物不只是粮食作物,还有油料作物、蔬菜作物、经济作物等,这些也都受到了夏华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他当然不是用嘴上说说的“重要指示”支持的,而是用合理的、正确的、先进的政策以及不计其数的、白花花的银子支持的,使得一片片棉花地、油菜地、向日葵地、甘蔗地、茶地、烟草地等在漫山遍野的粮食作物田间星罗棋布、遍地开花。这种农业生产的恢复速度和发展速度让夏华自己都感到很惊讶,因为确实非常快,他反复思考,终于想明白了:“农业,它本来就是一种最原始的、天然的、与人们传统生活息息相关的劳作活动,发展农业其实不太需要官府付出什么,只要让农民们放手去干,他们很快就可以干得热火朝天、欣欣向荣。官府需要做什么呢?官府需要做的就是少他妈的收点税!少他妈的搞出不切实际、乱七糟、狗屁不通的政策折腾农民就行了!农民要吃饭,官府让农民有土地,农民怎么可能不努力地干?农业发展不起来,最大阻力不是来自大自然,而是就来自官府!官府的不作为、乱作为顶得上十个天灾给农业、农民带来的打击和破坏!”夏华既没有向他治下的农民们征收沉重的苛捐杂税,还免税一年,也没有施行类似于洪秀全搞的那套脱离实际的政策,甚至,他还破天荒地自己掏腰包发展农业、支持农民,如此一来,他的十府领地内的农业生产活动怎么可能不会迅速地恢复、快速地发展呢?

养牛场的另一边是一片人山人海,成千上万的农民或想成为农民的人正在焦急而喜悦地排成一条条长龙队伍n耕牛,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办理此事的官吏们忙得焦头烂额,三五成群的警察满头大汗地维持着秩序,这些警察跟军队士卒一样都是打着绑腿、扎着头巾、穿着号衣,不同之处在于号衣上写着“警察”而不是“天军”“圣兵”。毕竟一切都刚刚开始,很多东西只能仓促地将就着、凑合着。

“乌墩庄,李二壮,过来抽签!左边罐子里是田地编号,右边罐子里是耕牛编号。”

“下一个!金湾村,孙小二,过来抽签!”

“凌家坝,凌老四,你抽到的是凌家坝四十六号田地和一百三十号耕牛!过来n耕牛,还有犁具、牛饲料、庄稼种子。”一个小官吏认真地看着一个老汉刚抽到的签,绝大部分基层民众都目不识丁,抽到签后根本不认识上面的汉字号码,由官吏负责念出来。抽签完毕后,养牛场的员工立刻根据编号把抽到的耕牛和配套的犁具、牛饲料、庄稼种子带出来。

“俺家有田了!还有牛了!”n耕牛等物的农民们无不欣喜若狂,有的甚至喜极而泣,抚摸子女般不停地抚摸刚刚被交给他们的耕牛。对于农民而言,没有什么比田地更宝贵的了。

“田地、耕牛、犁具、牛饲料、庄稼种子都是官府租借给你们的”有官吏叮嘱道。

“是大明王租借给你们的!”走到人群边缘处的唐逢辰大声地道,“地要好好地种,牛要好好地爱惜,犁具要好好地爱护,不准糟蹋田地,不准n牛,不准损坏犁具,官府会定期派人上门检查,一旦发现违反规定,轻者没收掉田地、耕牛、犁具,重者坐牢!记住了没有?你们想要把田地、耕牛、犁具变成自己的,就要好好干活,多交一点赋税,官府多收你们的赋税,就会把现在租借给你们的田地、耕牛、犁具转让给你们!大明王是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唐逢辰之所以特地把“官府”改成“大明王”,是因为他知道,这些田地、耕牛、犁具、牛饲料、庄稼种子都是夏华的,不是苏州府官府的,更加不是洪秀全从南京调拨的。唐逢辰对夏华尊敬得死心塌地,他当过很长时间官,懂得“民心”的重要性,他要让夏华获得民心,而不是让什么都没有为老百姓做、只知道躲在天王宫里享乐的洪秀全得到民心。

看到知府唐逢辰以及唐逢辰身后的夏华,现场的民众一下子沸腾了。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喊出了“大明王万岁”,立刻引爆了现场成千上万人一起山呼海啸,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一声又一声犹如汹涌的澎湃波浪般滚滚地回荡在现场:

“大明王万岁!大明王万岁!大明王万岁!”

夏华听得冒出一头热汗,他有苦难言,在心里喊道:“你们能不能不要乱喊?什么万岁?洪秀全才是万岁,我只是两千岁!你们公然地喊我为万岁,是生怕我没有把柄被别人抓住?”

尽管夏华听得如坐针毡,但现场的“大明王万岁”欢呼声持续了很久。夏华看到,这些冲着他高喊“大明王万岁”的百姓无不表情欢腾、目光真诚、语气热烈,毋庸置疑,百姓们都是发自肺腑地向夏华高喊“万岁”的,因为百姓们知道,夏华“帮”他们从清廷的权贵们、贪官污吏们、豪强地主们手中“抢回来”土地,又无偿地分发给了他们,还免费地提供耕牛、犁具、牛饲料、庄稼种子给了他们,让他们的生活终于有了希望和盼头,足以使他们对夏华充满深深的感恩戴德了,夏华关心民间疾苦,他们又如何不发自肺腑地高喊“大明王万岁”?

“唉!老百姓要的并不多啊,吃饱穿暖就行了,并且他们又不是不肯干活跟官府要吃的要穿的,他们会勤劳地、辛苦地、努力地干活,他们付出汗水,收获成果,只希望官老爷们少夺走他们的一点收获就可以了。”夏华在心里长长地感叹,“我也没做多少啊,就让老百姓这么感激了,由此可见,太多太多的上位者、权贵、官老爷对老百姓一直都太狠毒太凶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