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钥匙是二婶婶给的,我总应该先问清楚钥匙的来历,才好让祖母保管吧?”
“不然你先放我这儿,这会儿去问她也成,钥匙都是要放祖母这里保管,何故要跑进跑出的?”元老夫人不死心,继续道。
元书意沉吟片刻:“那这样,祖母随我进这小库房看看,我再将钥匙交给祖母保管,如何?”
进去看看?
可不能让旁人进去。
她等了这么多年,等的就是小库房最后一道门的钥匙。
本以为钥匙在元书意身上,没想到会是在华氏那里,怪不得她找了这么些年都没找到。
费了她多大的劲,等她拿到那样东西后,再一个个收拾他们。
元老夫人摇头叹气,面上沉重起来:“看来是不相信祖母了,祖母老了,不中用了,牵挂了你爹这么多年,到头来他的女儿竟当祖母是外人,可是寒了心了……”
说着就抬袖擦起了眼泪。
屋子里还有不少的丫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元书意实在是佩服元老夫人。
看了一眼边上的良夜,见她垂首静默,神情淡然。
“好,这钥匙可以交给祖母保管。”
元老夫人顿时就朝她看了过来。
“不够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元老夫人紧张地问。
只要不跟她要库房的钥匙,什么条件她都可以答应。
元书意端正了坐姿,冷眼看去:“我要带我妹妹回高家。”
柳堤苑里,柳姨娘听着莺儿说的事渐渐就笑了起来。
“姐姐真是厉害,一箭双雕的计策真是精彩。”
莺儿不解:“一箭双雕?”
“这些年老夫人最在意的是什么?”柳姨娘巧笑嫣然,问道。
“是……大爷?”莺儿有些不确定。
“你这么说也没错,”柳姨娘心情大好,边抚着肚子边说道,“可老夫人最在意的,其实是大爷去后留下的东西。”
“东西?”莺儿听得云里雾里,柳姨娘从未跟她说过这些。
难得心情大好,柳姨娘就和莺儿说道几句:“大爷从前有一样东西,具体从哪里得来的没有人知道,连这件东西是什么,知道的人都很少,老夫人想要的,就是这么一件东西。”
“啊?是什么东西啊?”莺儿天真,并不清楚里头有什么利害关系。
柳姨娘也很喜欢她在这方面的单纯。
抬手示意莺儿坐到自己身边来:“是一件很玄乎的东西,连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连姨娘都不知道啊?”莺儿显然很吃惊。
在她眼里柳姨娘无所不知,从她懂事以来,柳姨娘就是府里人缘最好的人,老爷也是一直对柳姨娘爱护有加。
只是不知为何,这么多年了柳姨娘都没能怀上老爷的子嗣,如今好不容易怀上了,老爷高兴极了,往她们柳堤苑拨了几十个丫鬟婆子,添置了好多的东西,每日都抽空来陪陪柳姨娘……看她想到哪里去了。
莺儿赶紧回神。
“是啊,就连我都不知道呢。”柳姨娘笑得眉眼弯弯,万分温柔。
“那这件东西不知道在哪里吗?”莺儿又道。
“自从大爷去后,那件东西就再也没有了踪迹,无人知道它在哪里,”柳姨娘摸了摸莺儿的脑袋,眸色渐渐深沉,“莺儿最近要小心了,少些去打听夫人那边的事儿,只让下边的人多盯着老夫人那院就成。”
“是,莺儿都听姨娘的!”
元书意让良夜陪着,在元家的园子里慢悠悠地闲逛起来。
元家园子里的各种奇木异草正开得茂盛,但元书意并无欣赏的心思:“良夜啊。”
“少夫人。”良夜恭敬在后跟着,道。
“你了解的老夫人,是什么样的?再给我说说。”淡淡的语气,没什么起伏情绪。
良夜是个聪明的丫头,她自然听得明白自己问的是什么。
果然,没一会儿,就听到了良夜淡漠的语调。
“大爷在世时,和老夫人的关系并不怎么好。”
“哦?怎么个不好法?”这件事她还从未听良夜说过。
之前没说,为何现在又会告诉她了呢。
“大爷常年不在府里,本是相安无事,但某年大爷突然就回来了,不知因了何事,和老夫人吵了一架,也就只吵了那一次,后来关系就生疏了,没人知道原因,”良夜顿了顿,“这事在我小时候,听到府里的几个看门小厮说的,那些人早已经被遣散,如今府里是找不到了,少夫人想知道详细的事情,恐怕要费好大的功夫。”
元书意点头:“大爷和老夫人吵架的时候,还有谁在场?”
良夜抿着唇细细又想了一遍,再抬眼目光里多了一丝笃定:“听说二老爷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