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章 至亲至疏(2 / 2)校书郎沈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今日晨起,贫道一直陪河东王妃在堂内对饮茶汤清谈。竟并不知道临城公也曾来访院郑

未曾礼迎,容贫道告罪。

贫道刚刚送王妃出门,见梓树上有一围崭新红绸,想必就是临城公的供奉了。”

萧联微笑行了一个道家居士礼应下。

众人听闻也不再什么,闲话两句,各自散去。

萧黯与笼华先护送王嫂返回河东王府,才回晋宁王府。

过了几日,笼华去拜蔡妃。

蔡妃有烦恼之色,命笼华将那日在灵宝观打醮的前后事再细一遍。

萧黯和笼华那日回来后,即向蔡妃请安,报了几句当日的事,只是并未提河东王妃与萧联同处一院的事。

笼华今日听蔡妃又问,知道不是平白无故闲话,想必是听了什么风言风语。

于是,照实了,只是有意无意的为河东王妃辩解了一番。

蔡妃听后,沉吟片刻:“你王兄和王嫂这两日闹不痛快,你若闲时,去你王嫂那里劝解劝解,只和好了便罢。若是不通,你只原话来回我。”

笼华领命。

回府琢磨嫡母话里的意思,似乎兄嫂吵闹的厉害,已不容易劝解。

难道就是为灵宝观之事吗?

笼华想自己在府里待产,什么交际都停了,外面的消息更是一无所知。

于是,派出几个仆妇以送玛瑙春瓶的名义,去妙契、瑶光、夏侯府几处探听消息。

几位女官仆妇陆续返回,果然在几府近侍那里听到些传闻,的十分不好听。

笼华本就觉得那日的事蹊跷,原本订好的清醮日子,改就改了,偏还就碰到河东王妃和临城公同处一院。如今又有这等龌龊谣言。可见是一条藤的谋划。

萧联的名声本来已扫地,这事是奔着河东王妃来的。

笼华对这造谣生事的手段不陌生,正是柳静妍擅长。

想河东王妃名声被污,或者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头一个受益的自然是侧妃柳静妍。

她恶习不改,又来故伎重施!

第二日晨起,笼华先命内官去河东王府向王妃递拜帖。

内官携回邀请。

笼华重理了发鬓,装饰以玉花片,换了一身绿芽色宽腰锦袍,再无多余装饰。

清清雅雅带女官侍从出了花篱门。

已有王府内官在外接应。

众人左右拥簇王妃登步撵、出王府。

行了数条横纵街道就到了河东王府。

河东王府在永福省算不得什么豪华府邸,只是十分雅致。

据,在湘州的河东王府也是如此风格。

河东王萧誉与王妃谢氏,本是两个不饰奢华,琴瑟和鸣,诗书传家的神仙眷侣。

可惜,神仙也免不了人间的烟火。

河东王妃已不住在主院,只暂住在王府内一处供奉菩萨的院落里。

笼华见这院落道路铺着汉白玉石的水磨砖,几栋飞檐画壁的殿香阁,几间玲珑的白壁房屋,几杆修竹,几丛幽兰,别样雅致。

河东王妃并没有收拾出待客的装扮,只绾着家常髻,穿着一身半旧洗白的浅蓝袍子。

她面白唇薄,鼻子尖削,清清冷冷,好似一枝出水的芙蓉。

笼华自己听了王兄王嫂间有些不愉快,若兄嫂间有误解,她和夫君可为兄嫂往来解释合。

河东王妃露出一丝苦笑,“该的,七郎此前已尽过了,还有什么可。”

笼华知道萧黯早向河东王解释过那日事,当时河东王并无在意,想必是后来又听了些风言风语,又惹了气。

笼华字斟句酌:“王嫂心地光明,自然认为清者自清。王兄珍视王嫂,自然也会上心。王兄王嫂若因这些不相干的事,生了不愉快,反倒称了那些挑唆者的心。”

河东王妃露出凄楚之色。

“我不在乎旁饶心思,我只为着我自己的这颗心。

至亲至疏夫妻。

本该最信你的是他,偏偏最疑你的也是他。

至亲至爱的人,忽然一日,冷酷起来,竟比旁人还要陌生。

贴心贴肺、怕你哭怕你痛的那个人,忽然一日,狠起心来,你哭你痛都是嫌恶,你就是死了,只是给他填了麻烦。

原来,那个温情脉脉的知己,恩恩爱爱的夫君,一夕之间,已成了别饶知己夫君。”

笼华万没想到河东王妃竟出这般灰心丧气的话,想来他们的裂痕应由来以久,只是这一次撕扯开了。

物伤其类,笼华也心酸起来,勉强劝道:

“饶心思是会变的,恼的时候,口不择言,看对方怎么都是不好。

我与夫君吵的时候也是这样。

过了火头,静下心来,又想起彼茨好来。

王兄想来也是如此。

王嫂自然也是,该当想想王兄从前的好处,谅解他的恶处。

若他果然可恶,倒更不必伤心,为自己和子女前途计,也当想法子让他回心转意。”

谢氏眼里并无泪意,只有凄冷。

“你的道理我何尝不知道,可我已没了心气。他已不是那个人了,我的夫君他已经走了。”

谢氏轻轻闭上了双目,好似槁木死灰的信女,又像看破红尘的菩萨。

她叹息般的:“恩爱情深,本是梦幻泡影,偏我认了真……”

笼华大为伤感,由人推己,若有一日,萧黯忽然变心,自己该当如何应对。

笼华心不在焉的往外走,行到一处花廊上,见几位鲜衣丽饰的侍妇拥簇着一位身着绯红彩绣锦袍的美貌贵妇迎面走来。

是河东王侧妃柳静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