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两人真是南海那位观音菩萨和他的大徒弟惠岸行者,本名叫木吒的。
苏乩记得观音生的貌若好女,很是清秀,通常一白衣,看着那叫一个仙风道骨,脚上再踩一朵莲花,往那儿一站就是西方传教的招牌。
和现如今这么一副打扮可真是两个极致。
苏乩正怀疑人生间,却不知道就这一番对视,观音差点儿冷汗都下来了,还以为这位大佬在这长安城有什么事,生怕大佬的事儿和自己的事儿有什么重合。
不过冷静了一下,他又想起来这位大佬现如今不如何管事儿,便是如今这一桩事儿也不曾插手,于是又冷静下来,想了想,尽管手头这件事儿要紧,他还是变了个样子,将袈裟并锡杖收起来,上了苏乩正待着的茶楼。
进去后一番见礼,苏乩看了他两眼,没说话。
她其实就单纯的看看闹,虽然对观音这会儿出现在长安城里有点儿好奇——而且一结合现任皇帝对佛教的推崇,总觉得西天在下一盘大棋啊。
苏乩心里寻思着,面上不动声色。
主要是她不怎么想听观音给她剧透,毕竟真想知道的话,她随便看看世界线就一清二楚了。
于是苏乩淡定的看了眼观音,然后转头看向站在观音后的木吒,笑眯眯的问起了木吒的近况。
——还是以长辈的份。
观音:“……”
木吒:“……”
木吒知道苏乩和自家那个熊弟弟关系向来好,而且以前遇见时也不是没有过这种经历,因而他也还算习惯。
只不过神仙的常,也真没有什么可说的地方,最多就是常修炼听道什么的,平平静静,什么波澜都没有。
但大佬问了,木吒却不能这么说,于是他想了想,挑了几件自己下凡除妖的事儿,苏乩听着,果真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让木吒心里不觉松了一口气。
就是观音在一旁听着向来沉默寡言的大徒弟说起故事来还趣味横生,不忍不住怀疑他平时见到的可能是个假徒弟。
——或者说眼前这个画风突变的才是假的。
咳。
几人也模糊说多长时间,毕竟观音这次来到长安城确实是有正经事儿做,苏乩也不至于这么没眼色,因而很快便让那两人脱了。
观音出了茶楼,下意识抹了把冷汗,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完了掐指算了一下,自己要等的人因为耽搁的这一段时间,已经路过了这里,他要再碰瓷,就得重新挑个地方了。
观音默默地算了算下一个地点,也不敢对耽误他正事儿的大佬有什么意见——甚至于说非但没有什么意见,能这么见到大佬并了个近乎,观音感觉还满意的。
咳,扯远了。
反正观音重新算了地方,然后又变成癞头和尚的模样,捧着袈裟前去偶遇自己的目标人物。
他的目标人物是当朝宰相萧瑀,萧瑀之前和魏征一起负责了水陆大会的准备工作,故而路过时一眼瞧见一癞头和尚手中捧着那闪闪发光的袈裟,当下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勒马问了一句,这袈裟怎么卖?
观音捧着袈裟,在当朝宰相面前依旧还是先前那一段说辞,两件东西加起来就要七千两。
七千两并不是个小数目,便是萧瑀是宰相,也出不起这么多银子,但他一方面觉得这袈裟看着确实不是凡品,另一方面又觉得眼前这癞头和尚既然敢开这个口,肯定是有什么本事。
于是他下了马,就问:“你这袈裟有什么好处,值这般高价?”
他这一问,只见癞头和尚微微一笑,张口就是一段吹,苏乩苏乩引在人群之中看着,就觉得这观音不愧是西方的排面,说起话来当真头头是道舌灿莲花,说的她差点儿都信了。
那边观音还在说呢,说若是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这袈裟并锡杖愿白送,与我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的卖法。
萧瑀是个聪明人,听得他这一番话,心下顿时肃然起敬,只觉得眼前这癞头和尚果真不是凡人,直接躬为自己刚刚的轻慢告罪,继而说起水陆大会,并请观音前去面见圣人。
观音本来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闻言也不端着,就随着萧瑀进了宫。
圣人见了萧瑀并两个癞头和尚,又听萧瑀说了始末,当下就觉得自己天命之子,要啥啥来,就很开心的问观音你这袈裟怎么卖。
观音又将那七千两的说辞拿出来说了一遍,不过皇帝反应就不一样了,他命人将袈裟展开,细细看了一会,见那袈裟看着就仙气盈空,霓虹彩彩,当下手一挥,犹豫都不带犹豫的,买!
观音:“……”
观音没想到还有这种作,他的剧本还没展开就猝不及防结束了,忍不住哽了一下,一时无话可说。
圣人发话要买,随侍很快就捧了纹银出来,观音见着皇帝真给了银子,觉得这和说好的不一样,于是一咬牙,转口说这无价之宝,他不卖了。
皇帝:“???”
皇帝本来美滋滋都要将袈裟拿在手里细细看了,冷不防听观音反口,当下脸一沉,寻思着这癞头和尚怕不是在驴我?
他因为种种缘故,脾气是好的,但也经不住一个癞头和尚这般明显的作弄,故而面上就显出几分怒色。
观音见了,非但不慌,反而松了一口气——若这皇帝当真一直好声好气,他这反口还真是有些理不直气不壮,可他既然生气了,那自己反口也算有几分理由。
——虽然他这理由着实强词夺理的成分居多。
观音心里想着,面上不露分毫,就说什么我这袈裟只卖有缘人,你连和尚都不是,要什么袈裟?
圣人听他这么说,又转怒为喜,说我这袈裟不是给自己买的,而是给一位有大德行的高僧买的。
——终于等到这句话,观音也是感动的很了,听圣人说完水陆大会和玄奘的事,直接一脸真诚表示嗨呀这玄奘大师一听就是个得道的,和我袈裟有缘,所以这袈裟不要钱,送他了。
皇帝:“……”
这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