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的(2 / 2)不吃蔬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好了,不说了,你此番过来又是有什么事情?”

朱由校对崇祯皇帝早就心死了,取而代之的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就看他能作死到什么地步。

不过,如今山陕局势大有好转,随着皇家工坊建立,再加源源不断的工匠,太监驻守,流民大半被吸收。

现在的山陕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田地,矿山,工坊,甚至运输采买都需要人手。

可幸亏皇宫之内有内书堂,专门请翰林院的进士教导太监读书识字,因此不缺人手。而随着煤铁联合体以及纺织等工坊开业,流民立马被一扫而空。

只要坚持三四个月,等到土豆红薯收获一茬子,山陕天灾之后的粮荒,就会得到缓解。

可以说,此时的大明朝没什么大事发生。

崇祯皇帝却不这么看,他就像是被狼撵着一样,希望大明朝的种种积弊,也可以一扫而空,而且越快越好。

他老毛病又犯了,急躁!

“皇兄,大明皇权不下县,又有那么多的读书人享受特权,如今到了地方,完完全全就是乡绅一手遮天,就连朝廷派去的县令,没有当地大户支持,也难以收齐税收。”

跟着朱由校学了这么久,崇祯皇帝也算是有些长进。

“这种情况若是太平时节也就算了,如今外有建奴肆虐,内有乱民造反,正是需要将手里的力量一分一毫用在正经地方,实在是没时间和他们你来我往,试探妥协。”

“可是偏偏他们也看出朝廷无力,一个个都想乘此机会大捞特捞。”

“地方有官吏将收取的税赋供自家享用,却书朝廷,说是百姓贫苦,请求免税,自己不仅得了利,还有了好名声!”

“有乡绅勾结贪官污吏,盗采国家资源,还将收税的太监打死打伤。”

“更有辽东军阀,养贼自重,看着朝中有了些银钱,就开始频频闹饷。”

“皇兄,若是长此以往,恐怕百姓就要和朝廷离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