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丹凤县城内,大街小巷人手一本册子,不管你会不会识字读书,碰到的人总会说两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然后嘿嘿干笑两声各做各的事情去了。
走街串巷的商贩货郎怀里都揣着好几本呢,农家里只知道是冷大将军让刊印分发的,都当宝贝一样锁在屋里,要让他们看,那是一个字也认不得的,而真正研读和学习的却是冷家军的敌人们和潜在对手,他们只有研究透了冷家军的战略方针才能更好的击败和消灭冷家军。
很快那天公审大会的场景以各种版本流传到了其他地方,还有相应的册子,各地的情况反应都各不一样,然而在商州却是异常的激烈。
大部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希望冷家军到来,能像他们所说的一样给百姓们分田地;一些有着汉家情怀的读书人也希望冷家军的到来,把蒙古鞑子给赶跑了,还他们一片晴朗天空;然而那些地主恶霸、豪强士绅都很紧张,非常的抵触,说什么也不能让冷家军来祸害他们,把他们的命根子土地给剥夺了。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州离冷家军太近了,一天的路程就能到达,可以说战火朝发夕至,他们最怕的就是这个。可是这两天他们闻听有一群和尚在商州的周围大肆宣传要斗倒地主,打土豪、分田地呢,而且很多庄稼汉好几天都没有干活了,应该是被和尚们迷惑了,跟着他们到处宣传,正在拉帮结派呢。
一个家丁急急忙忙的穿过吴家大厅来到书房,向坐在正前方的中年人禀报道:“启禀老爷,小的都打探清楚了,那群和尚正在庄子游说咱们的佃户呢,人数不多,也就三十来人,为首的正是那释德大法师。”
此中年人一听,有些微怒道:“真是太张狂了,竟敢明目张胆的来蛊惑人心,这等妖僧岂能让他们活于世!”
“三位家主,我们周吴郑王四大家族在商州这地界也生活了近百年,早已同气连枝,每一次重大决定都是共进退的,如果不把这等妖僧除掉,恐怕让那些穷棒子们造起反来,我们不仅仅是损失严重的问题了,有可能还会威胁到各大家族族人的生命。”
“吴老哥,这群和尚宣传的是要剥夺我们的土地,那可是我们这些家族懒以生存的根源,这夺我田产犹如杀人父母,没什么好商量的了,一定要把这些妖僧给铲除掉!”另一个姓周的中年人说道。
同时郑家主、王家主也附和道:“是呀!是呀!不能再让他们这样肆无忌惮的下去了,我们必须出手了!”
于是这些地主士绅联合起来秘密的开会,制定出了一个比较稠密的计划:一方面他们吸取了丹凤县黄恶霸的教训,筹集了几倍于那些和尚的家丁,而且各个都会些武艺,装备了武器,还下了死命令,只管打杀,出了人命家主扛着。
另一方面,立即通知了知州和当地的蒙古镇守官达鲁花赤,告知冷家军将要图谋商州,已经派那些和尚来打前哨,蛊惑当地百姓扯旗造反,务必带兵灭杀了那些妖僧。
就在这些地主们紧锣密鼓的筹划剿灭这群和尚的时候,在奉元驻守的陕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行枢密院事、招讨使李思齐正在帐案前发飙:“丹凤县的县尹、县丞、县尉都是吃屎的么,一群废物,偌大的县城,一下午的功夫就被人家连窝端了,还没有一个跑出来报信的,连救援都来不及,统统都是饭桶……”
李思齐一顿发飙后,满屋子的狼藉,把报信来的亲兵吓得在那里瑟瑟发抖,片刻冷静后,说道:“召集众将来帐前听令!”
不一会儿,三三两两的武将陆续都来到了李思齐的帅帐内,左右两侧分排落座,李思齐阴沉的脸没有一丝笑容,一一扫过众武将,这些将领们个个都噤若寒蝉,知道大帅心情不好,可不敢触了他的霉头,得小心行事。
“丹凤县的失守,毫无征兆,冷家军那些贼寇,实在是太嚣张了,如果不及时剿灭,定会发展成红巾军那样屡剿不灭的反贼,如今趁未发展壮大之时及早铲除掉,才能安定陕西行省的局势。”
“谁愿意带兵剿灭此贼?”
当李思齐询问这些武将后,大多数武将都清楚冷家军虽然人数并不多,但却是一块硬骨头,就连托阿古达木正牌纯蒙古军队在手也没有讨到便宜,而且比他们战力强的乌日塔那将军也小败了一场,其他将领们就更没有信心将其歼灭了。
李思齐看到这些将领们的神情后,也觉得没有几个人能主动站出来去剿贼,当即点将道:“乌日塔那将军,本帅准你带两万兵马去剿灭冷家军,夺回丹凤县,再一举捣毁武关,命你三日之后立即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