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璋人老成精,哪里能听不出武聘话中的含义?
别看这些武将这个时候都在让自己拿主意,可自己当真敢做那个决定吗?
眼前的武聘早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的守门将了,自己若是动了他的位置,怎么可能不和自己不闹翻?
其他武将不过是拿自己施压武聘罢了,自己若是真的不识好歹和武聘过不去,那么自己多半要早入轮回了。
李洪璋端起一旁的白瓷杯,轻啜一口,缓缓道:“武聘虽然指挥不当,但前线战事败坏之根本也不在他的身上!
那些临阵叛逃之徒才是断送我辫子军大好前途的罪人,这些人应该为这次的失败负责!”
李洪璋终究还是选择了维护武聘,不仅仅是因为武聘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更关键是相比这里的其他将领,这个话声音偏于柔和的武将更有能力。
然而李洪璋心中对武聘也不再像之前那般信任,因为今他第一次在武聘眼里发现了对于权力的浓重的渴望,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
他对其他将领道:“当下旭日人兵锋甚利,我们不宜硬抗。
各位将军带领自己的麾下各自组成防线,节节抵抗。
旭日人虽然实力强大,但是数量未免太,想要在这个地方将我们辫子军强吃下去,先要看看他有没有那个牙口。”
李洪璋这话摆明了是希望其他武将趁着武聘声威衰落之时分薄他的兵力。
虽然这样会使得武聘手中掌握的军队数量大幅度下降,同时也不利于武聘组织力量反扑,但是分散过来的辫子军反而有希望活下去。
旭日人兵力不足,集中时可以将挡在面前的辫子军击溃,但如果分散追击,有着地利和人和的优势,未必不能将这些旭日人消灭在这片土地上。
武聘脸色难看,李洪璋虽然对他表示支持,但也暗示他手下那些将军分去他的兵权,然而这个时候他正是声威不振之时,想要反驳都没有借口。
借着这个机会,李洪璋也从武聘身后走出来。
之前他一直隐藏在幕后支持武聘,现在时局大变,他若是还不出面挽回败局,辫子军这支清庭最后的希望也要彻底被葬送,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在旭日海军登陆袁威庭的地盘后,旭日陆军也忍不住出手了。
他们一直在高句丽养精蓄锐,现在终于忍不住对北庭的东北地区探出了爪牙。
当此之时,最有可能成为旭日人阻碍的罗曼诺夫共和国内部混乱,自顾不暇,不可能抽出兵力来阻止旭日人对被自己视为后花园的北庭东北地区出手,只能眼睁睁看着旭日饶军队跨过高句丽与北庭的分界线,进入大雪纷飞的东北地区。
“东北王”张祚鳞此时也召集麾下军官开会,商讨如何应对来犯之担
东北王麾下军队数量足有三十万,看上去并不弱。
但是张祚鳞自己知道,这些军队里面,可以作为依仗的只有自己亲率的那支东北军,而这支军队仅有五万人。
其它军队多是东北地区各大家族以及其他慕名投奔来的保安团或者土匪之流,打顺风仗能够发挥一些作用,逆风时却反而会拖后腿。
然而就是这些军队,却占了总兵力的八成还要多,张祚鳞也不得不考虑那些军队掌权者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