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少了,这阅卷工作自然也就效率高了。以前需要十天半个月的工作,现在三五几天就搞定了。礼部侍郎达奚珣在宰辅大人杨国忠的指导下,挑出名列前十的考卷,这十份考卷将送给当今圣上亲阅,那状元、探花、榜眼也将在这十份考卷中产生。
这时的唐玄宗有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相伴,那还有心思来看举子们的文章。因此送给唐玄宗亲批的考卷,最后也由杨国忠给代劳了。杨国忠再从这十份考卷中挑出前三甲的考卷,送给唐玄宗亲批。
此时的唐玄宗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天天还要跟美女泡在一起。从人家那30个儿子,29个女儿,这么高的产量也不难看出,他老人家可不只是看看美女跳舞,还得辛勤工作。六十八岁,已到退休的年龄了,那这种登科取士的小事自然也就尽量少去劳烦他老人家了,得让人家安享晚年不是?
唐玄宗坐在卸书房里,左侧站着的高力士,正认真的研磨。右国则是杨国忠,手里拿着几份奏章和那挑出来的前三甲考卷。
杨国忠将手上的三份考卷一一展开放在玄宗面前的书案上,然后再一一的将考卷的内容做了个大致描述。当然,对于自己喜欢的文章,那肯定得带点感情色彩的着重描述。
玄宗似乎也听得挺认真的,不时与杨国忠探讨几句举子们的文章。待得杨国忠将三份考描述完,高力士将蘸了墨的狼毫递到唐玄宗的手上。玄宗在考卷上大笔一挥,今科前三甲就这么诞生了。
批完考卷,唐玄宗舒了口气,像是刚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一般。然后拿起桌上的几份奏章翻了翻,翻过后又全都递给了高力士:“你把这些个奏章送去给太子看看。”说完起身准备离开卸书房。
就在玄宗起身准备前往杨贵妃的寝宫时,一边的杨国忠开口说道:“圣上,西域回鹘派了使者前来,正在长安城中等圣上招见,但不知圣上几时有空。”
正要离开的唐玄宗回转身来说道:“这事就交给太子去办吧?”
杨国忠素来与太子不和,为了扳倒太子,还曾与政敌李林甫合作过。就算现在李林甫已死,他也没打算要与太子同道。
这种接见他国使者可是一国之君的事,杨国忠自然不想让太子参与,于是说道:“这回鹘现是西域大国,素来与我大唐交好,如若圣上不能亲见使者,回鹘一定会以为我大唐轻慢他,要是回鹘此时联合吐蕃与高句丽等周边小国,那对我大唐边塞可是非常不利。”
听杨国忠说的这么严重,事关江山社稷,唐玄宗不乐意也没办法,只得说道:“既然右相觉得事关重大,那你去安排吧?安排好了再来告诉朕。”那意思就像是在说:我啥时都有空,你只管去安排,安排好了来告诉我一声就行。
杨国忠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对于这种事,他是很乐意去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