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清河(2 / 2)墨摘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柳砚道:“不知道。”

易筐道:“我知道。”

柳砚问:“苏秦是怎么死的?”

易筐告诉了柳砚,柳砚知道后,就继续听谢慈讲。

谢慈道:“依一个虚伪的苏秦,想要经营整个天下,让诸侯们结盟,他的策略不可能成功,那是很明显的了。”

“如今,秦国和楚国连壤接境,从地理也应该是近的国家。大王果真能听我的建议,我请秦王派太子来楚国为质,楚国派太子到秦国为质,把秦王的女儿也送来楚国,再有一万百姓的都邑,作为大王征收赋税的地方,永结邻邦,终生不打仗,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策略了。”

虎子问:“然后呢?”

柳砚道:“楚王信了?”

易筐也看着谢慈。

慕容楮道:“我知道!”

三人看向慕容楮,谢慈没说话。

慕容楮道:“此时,楚王虽已得张仪,却又难于让出黔中土地给秦国,想要答应张仪的建议。屈原说前次大王为张仪骗,张仪来到楚国,我认为大王会杀了他,如今放了他,不杀他,还听信他的言辞,这可不行。”

柳砚道:“屈原说的对。”

虎子也道:“不错。”

易筐道:“楚王这是听信了张仪的话?”

慕容楮点头道:“好像是。”

谢慈道:“楚王说答应张仪的建议可以保黔中土地,这是有利的事情。已经答应了而又失信,这可不行,所以最终答应了张仪的建议,和秦国和。”

“张仪离开楚国,就借此机会前往韩,游说韩王说韩地险恶,人都住在山区,粮食不是麦而是豆,人们吃的大都是豆子饭、豆叶汤。”

“一年没收成,人们连糟糠这样的食物都吃不饱。土地不足九百里,没有储存二年的粮食。估计大王的士兵,全数也超不过三十万人,而那些勤杂兵也都包括在内。”

“除防守驿亭、边防的士兵,现有的兵马不过二十万罢了。而秦国兵马不止一百多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那勇武的战士飞奔永往直前,不戴头盔,带着刀兵,愤怒向敌阵的,多到没法计算。”

“秦国骏马奔驰,一跃就是两丈多远的,多到没法数清。”

听到这,慕容楮道:“我明白了。”

柳砚:“什么?”

慕容楮道:“楚王都听信了张仪的话,那韩王肯定也会相信张仪的话。”

虎子应声道:“不错。”

易筐也认为。

谢慈道:“那些诸侯和大臣们不估量自己的土地狭小,却听信主张合纵的人的话,他们结伙,互相掩饰,都说听我的策略,可以在天下称霸,不顾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听片刻的游说,贻误国君,没有比这更为严重的了。”

“假如大王不奉秦国,秦国用兵马得宜阳,还有韩的土地,向东得成皋、荥阳,那么鸿台的宫殿、桑林的林苑,就不再为大王拥有了。”

柳砚听着,问:“韩王真的会听信张仪的话?”

慕容楮道:“肯定会。”

虎子和易筐也点头道:“对。”

柳砚问:“为啥?”

慕容楮:“不知道。”

柳砚:“”

谢慈道:“再说,得成皋和上地,大王的国土就没了。首先臣事秦国就安全,不臣事秦国就危险。制造了祸端却想得吉祥的回报,计谋短浅鄙陋而结下的仇怨深重,违背秦国而奉楚国,即使想不灭亡,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替大王策划,不如助秦国,秦国所希望的,没有比削弱楚国更重要的了,能够削弱楚国的,没有谁比得上韩。”

“不是因为韩比楚国强大,而是因为韩地理的关系。如今,假如大王向西臣事秦国打楚国,秦王一定很高兴。打楚国在它土地上得利益,转移了自己的祸患而使秦国高兴,没有比这计策更适宜的了。”

听到这,慕容楮看向柳砚道:“你方才问为何韩王会听信张仪的话。”

柳砚点头道:“是。”

慕容楮道:“我知道为啥了。”

柳砚道:“为啥?”

慕容楮认真道:“因为张仪聪明。”

柳砚愣了一下,点头道:“我明白了。”

这么说确实有道理。

谢慈继续道:“韩王听信了张仪的策略。张仪回到秦国报告,秦惠王便封赏了他五个都邑,封号叫武信君。又派张仪向东游说齐湣王说天下强大的国家没有超过齐国的。”

柳砚问慕容楮:“你认为齐湣王会听信张仪的话吗?”

慕容楮点头道:“我认为会。”

柳砚应声。

谢慈道:“大臣及其父兄富足安乐。然而,替大王出谋划策的人,都为了暂时的乐,不顾国家长远的利益。主张合纵的人游说大王,必定会说齐国西面有强大的赵国,南面有韩和魏国,齐国是背靠大海的国家,土地广阔,百姓众多,兵马强大,即使有一百个秦国,对齐国也将无可奈何。”

“大王认为他们的说法很高明,却没能考虑到实际的情况。主张合纵的人,图谋的并不简单,没有不认为合纵是可行的。”

柳砚又问虎子和易筐道:“你们认为呢?”

虎子道:“我认为齐湣王会听信。”

易筐也道:“我也认为。”

柳砚听了应声道:“我知道了。”

谢慈道:“我听说,齐国和鲁国打了三次仗,而鲁国战胜了三次,国家却因此随后就灭亡了,即使有战胜的名声,却遭到国家灭亡的现实。”

“这是为什么呢,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啊。现在,秦国与齐国比较,就如同齐国和鲁国一样。秦国和赵国在漳河边打起来,都打败了秦国。”

慕容楮道:“张仪说的这么有道理,齐王一定会听信。”

虎子道:“不错。”

柳砚道:“你们认为有道理,但是齐王也认为有道理吗?”

慕容楮道:“当然了。”

柳砚:“你怎么知道?”

慕容楮:“我不知道。”

柳砚:“你不知道又为什么说齐王也认为有道理?”

慕容楮不知道说什么。

谢慈道:“在番吾城,又都打败了秦国。四次战役之后,赵国的兵马亡了几十万,才仅仅保住了邯郸。即使赵国有战胜的名声,国家却最后这般。这是为什么呢,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啊。”

“如今秦、楚两结成兄弟盟国。韩送宜阳,魏国送河外,赵国在渑池朝拜秦王,让河间来奉事秦国。”

慕容楮问:“柳砚,你不认为这些话有道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