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4章 千里(2 / 2)墨摘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谢慈道:“这讲的是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曾为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

慕容楮问:“然后呢?”

谢慈道:“然后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出去为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

“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

“弃骄,弃您做作的态度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不好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

三人听着,认真的点头道:“对。”

谢慈道:“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会跑的可以织网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杀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慕容楮道:“孔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虎子道:“我也不明白。”

易筐道:“我也是。”

谢慈道:“我也不知道。”

说完道:“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

慕容楮问:“离开周都又去了哪里?”

谢慈道:“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易筐道:“真的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吗?”

谢慈道:“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着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虎子道:“是真的吗?”

谢慈道:“不知道。”

易筐道:“应该是真的。”

慕容楮问:“为什么?”

易筐道:“若是没有,就不会有人这样说了。”

慕容楮道:“那可不见得了。”

谢慈道:“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曾秦国与周朝在一起,合五百年而分,分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

“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君子。”

易筐道:“周太史说的是真的?”

慕容楮和虎子没说话。

谢慈道:“老子的儿子叫李宗,曾为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为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

慕容楮道:“老子的儿子?”

谢慈道:“天下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虎子问:“为何主张不同?”

谢慈道:“我也不知道。”

言罢,又道:“庄子是蒙地人,叫周,他曾担任过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有,他的中心思想却本源于老子的学说。”

“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着作,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

三人听此愣了一下,然后道:“为啥?”

谢慈没说什么,道:“而表明老子学说为目的的。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空设言语,没有实事。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用来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得到他斥。”

“他的语言汪洋浩漫,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利用他。”

慕容楮问:“然后呢?”

谢慈道:“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礼物去请他,答应他出任曹国的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

易筐道:“庄周答应了?”

谢慈问道:“你们认为呢?”

慕容楮道:“我认为不会。”

虎子点头道:“我也认为不会。”

易筐道:“我不知道。”

慕容楮:“”

谢慈道:“庄周又说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养它几年,给它披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到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为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

慕容楮道:“所以没有答应?”

谢慈道:“庄周说您赶快离去,我宁愿在小河,也不愿被国君所束,我不为官,让自己心志愉快。”

听到谢慈的话,三人应声。

谢慈又道:“申不害是京邑人,原先是郑国的小官吏。后来研究了刑名法术学问,向韩昭候官,昭候任命他作了宰相。”

慕容楮道:“那申不害是聪明人吗?”

易筐道:“申不害真的聪明吗?”

虎子道:“应该是,不然韩昭候不会任命他为宰相。”

听此,两人认为有道理,于是慕容楮和易筐不说话了。

谢慈道:“他对内修明政教,对外应对诸候,前后执政十五年。一直到申子逝世,朝廷安定,政治清明,兵马强大,没有哪个朝廷敢于打它。”

听此,三人道:“果然是聪明人。”

慕容楮道:“而且是善良的人。”

虎子应声道:“对。”

谢慈道:“申不害的学说本源黄帝和老子而以循名责实为主,他的着作有两篇,叫作申子。”

三人听着认真应声。

谢慈又道:“韩非,是韩的贵族子弟,他好刑名法术学问。他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韩非不善于讲话,却擅于着书说,他和李斯都是荀卿的学生,李斯自认为学识比不了韩非。”

慕容楮问:“然后呢?”

易筐也问道:“韩王没有重用韩非?”

虎子道:“韩非死在秦国,应该没有吧?不然韩王重用韩非的话,韩非不会去秦国的,对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