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瑞立即站了起来,惊喜问道:“真的?”
沈括将手中的《科学学刊第一期递给古瑞,道:“这期共收录了二十篇科学有关的文章,天文历法、算术几何、物理化学等各个方面都有,我觉得最有建树的一篇是汴京城里科学圈的一位先生写的,题目是‘试论冷热感知及测量’,据这位先生自己说,是吉丰在《物理启蒙中提到的温度、热胀冷缩等知识启发了他,他提出一种测量温度的理论办法:以水结冰状态的温度记为基准度数,以水烧开的状态记为另一个基准度数,将这当中分成若干等,应该可以计量大部分的温度值。当然这还只是一种理论的方法,要做到实用还有许多工作。”
虽然这种观点对于古瑞来说是小儿科中的小儿科,但在当时能有这样的科学的想法却十分不易。
古瑞赞叹道:“不错。”
他当初写杂学十书的时候,毕竟成书仓促,有许多本来可以细写的东西没有想起或者仅仅一笔带过,就比如温度的测量,要是他自己提供方法,会叫大家少走许多弯路。不过他也不是神,哪能就将脑袋里所有学过的科学知识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他沉思了半响,心中有了主意。
“存中兄,我看不如这样,每一期的科学学刊我都认真看看,在第二期出刊的时候对前一期的进行点评,一并在第二期刊印出来。”
其实说点评是假,古瑞真正要做的是用他的知识来补充每一期的文章,或者指引他们正确的研究方向,缩短科学在大宋发展的历程。就比如这篇“试论冷热感知及测量”,古瑞在下一期对它的点评至少就会有:琉璃的改进以及温度计的制作、温度测量物水银、人体温度、温度精确判别人体发烧、发烧测量要义等。
当然,因为他本身精力有限,不可能像以前写书那样长篇大论的来细谈,只能做一些提纲挈领的工作,让有兴趣的人继续深入研究。
古瑞有一个宏大的心愿:要是哪一天他再也“点评”不出什么东西了,那大宋的科技就真正的发达了!不过他也知道,这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罢了,人类上千年累计起来的知识,哪里是大宋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呢?
沈括笑道:“吉丰愿意来点评当然好!”
古瑞问道:“火器的事情现在怎么样了?”
沈括道:“随着我们的改进,震天雷的威力越来越大了,只是还没有达到吉丰说的那种效果。我们在尝试各种不同的火药配方,相信很快就能有成果。”
古瑞深知这也是急不来的事情,微微叹了一声。
沈括又道:“吉丰,书院里的学生们一年级就快结束了,你以前说到了二年级,书院要分成文经院和科学院,是不是要提早谋划?”
古瑞道:“我最近也正思考这事情。这样吧,我们下午召集教授们开个会,把一些事情定下来。”
沈括应道:“好!”
下午,在科学书院的大会议室里,古瑞和所有的教授坐在一起商讨科学书院后续发展的事情,此次会议一共定下了条规则,不仅对科学书院,对其他各书院的影响也极大,所以这次会议被后来的大宋史称为“熙宁教育正会”,主要的规则有:
科学书院内部划分为文经院、科学院,学生升入二年纪后开始分院学习,所学学院为自主选择但需考试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