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晚父女失散,周彦博痛不欲生,几生寻短之念。为人父母者,生不能呵护儿女,死不能荫庇子孙,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可自己夙愿未成,如果就此死去,岂不遗笑世人?他万念俱灰,便来到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
周彦博不求功名和仕途,但他要给后代子孙留点什么,他早就立志写部书了,把自己家庭的悲欢离合,以及天荒之年,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的痛苦之情,统统写进书里,名曰悲欢泪。
还准备写部叙述民间离异之事的书。于是,在五台山呆了一年之后,在寺院主持的批准下,作为云游僧,云游四海,访异察奇,搜集民生典故。
再者,也可探访女儿和儿子的下落。
如今,女儿已经有了下落,周彦博自然高兴。并且知道,有好心人收留了她,周彦博自是放心。至于儿子铁虎,一个男子汉,闯荡世界,自不必太多的担心。如果今生有缘,自然会相聚的。
听罢,王景隆肃然起敬。也为他们一家不幸的遭遇,而深感惋惜。心想,这和尚的确是倩玉之父,我该如何称呼?
唤岳父?还不是时候。就称他伯父吧!如果没有被狄忠捉上山来,怎么认识这和尚?
这么一来,不就了结我一桩心事了?有今日的奇遇,还得感谢狄忠哩!没有他,我王景隆何时何日才能找到倩玉之父?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所做之事,每每出人意料。有时,认为是坏事的,却变成好事而好事,有时也能变成坏事。
混沌世界,就是这么的奇怪!
当下,王景隆对心悟说:“请允许学生叫您伯父。伯父之志,其风可感。今生虽默默无闻,可留芳名于后世。大作封笔之日,可别忘了让小侄一睹为快?”
“会的。只要你感兴趣。”
一路上,披星趱月,穿州过县。非止一日,终于进入了京城。
到了京城之后,王景隆为了不分心,也不到东门巷探望周倩玉,而是和几个好友,在寓所专心读书。而心悟呢?却是玩游京城,探奇访异,自不必言。
很快,便是十三省乡试榜公布之日。一般情况下,榜单都会在午门外张挂。
瓜子仁心想:“王三官肯定也到京城了,并且参加了会试。只是不知中了不曾?何不也去看个究竟。”
于是,便独自来到午门外。远远看见围满了看榜的人。瓜子仁也挤进人群中。一看,“王景隆”三个字进入了他的眼帘,而且还是高中第四名。
高兴之下,瓜子仁便买了一本乡试录,径直来到东门巷岳家。高声喊道:“三叔高中了!”
周倩玉听得真切,是瓜子仁的声音。知道王郎果然不负所望,中了举人,高兴得热泪盈眶。
这个高兴,不懂得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她三步拼做两步,急忙跑出四合院,把瓜子仁请到岳府来,并从瓜子仁的手中抢过乡试录。
展开看了,上刊“第四名王景隆”,并注明“应天府儒士,礼记”。周倩玉非常激动,忙叫丫头云儿排香案,准备拜谢天地。还特意谢了瓜子仁报喜之恩。
“不用谢。有喜事当然要共同分享。”
岳老夫人不知道干女儿高兴什么,忙问:“闺女!你为何如此高兴?看你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
“王郎中举了!名列第四名。”
“是吗?”岳老夫人也替她高兴,说:“你是说王景隆中举了?”
周倩玉高兴的流出了眼泪,点点头算是回答。
“我儿可是有出头之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