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结束后,盖大龙和其他还没有吃饭的帮忙人员被请到酒店大厅楼上的包间里吃饭,这些帮忙的人都是在照顾好宾客,送走人之后自己还没顾得上吃饭,最后统一又开两桌酒席,这在当地叫谢支客。
在酒桌上的都是新郎的亲戚,大家彼此之间比较熟悉,互相开起玩笑。总管是荷花村的老村长,60多岁的老头深明事理,会搞关系,把今天帮忙的人个个表扬一番,谢谢大家的辛苦付出,用亲情维系着众人,为感谢大家的付出,特意叫新郎、新娘来给这两桌帮忙的亲戚倒酒。
新郎、新娘依次给每人倒酒,按南乡县的礼数,每到一位面前,杯子里的酒要先干杯,这是当事人喝的第一杯酒,这叫看门酒,也叫门酒;然后新郎倒满酒,这杯酒也要干掉,这是当事人喝的第二杯酒,这叫亲手一杯;新郎继续倒酒,当事人要继续干掉,这是第三杯酒,叫好事成双;新郎继续倒酒,当事人要继续干掉,这是第四杯酒,叫压杯酒。这样下来,新郎倒酒就要四杯,当地用的是三钱的高脚杯,四杯下来也就是一两二的酒量。如果新郎和当事人关系亲近还可以继续倒下去,每倒一杯都有名目。
第四杯酒是新郎亲手倒的第三杯酒叫三星报喜,后面依次为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巧玲珑、大发、九九归一,十全十美。按这个数字下来,当事人要喝十几杯酒,大约二三两酒。
新娘子倒酒的礼数就要简单许多,因为是新进门的媳妇,和亲戚还不熟悉,大伙也不好开玩笑,尤其是长辈,要表现得慈祥些,爱护小辈。新郎倒酒还可以开开玩笑,说说地方俚语。新娘倒酒就要庄严端坐,不能说地方俗语,要给新娘说好听的话,比如新郎很懂事,对人体贴,嫁过来后要慢慢适应,常回娘家看看父母,孝顺两边的老人,早生贵子之类的祝福语。新娘倒酒后,把酒杯端起来,当事人要接过来一口喝干掉,新娘又满上,当事人又喝掉,一般是好事成双喝两杯。
这样的倒酒礼数走下来,光是新郎新娘一圈酒倒下来,一个人就要喝掉三两酒。等新郎新娘倒完后,新郎的那些大爹新郎父亲的哥哥,也就是伯伯,二大、三大、四大新郎父亲的弟弟,也就是叔叔也要过来倒酒,在往后就是各房家里的女主人也就是新郎的婶娘们来倒酒。
大人们倒酒、闹酒、扯酒经是南乡县特有的酒文化,喝酒喝的是气氛,喝的是感情。不是一家门,不进一家门,不是一家人,不吃一桌席。酒是介质,感情是催化剂,将喝酒气氛推向高潮。
人们喝了酒后要谝闲传,进入相互吹捧模式,都是说对方的好话,气氛相当热烈。
轮到盖大龙这里,他常年在在外打工,虽然是负责公司行政工作,但是酒量并不好,交际场合也都是应付一下,平时自己不喝酒。看着前面的人都喝了十几杯,只得给新郎说好话:
“表弟,表弟妹,今天你们大喜的日子,表哥祝你们新婚快乐,白头偕老,今天我管烟管酒账还没交,等下还有事前要做,就喝两杯,略表心意。”
新郎一听可不干了,他给新娘介绍自己大龙:
“这是大龙表哥,是大舅的儿子,他可是咱家亲戚里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党员。我喜欢做生意,他给我讲要做个儒商,兼济天下和社会公义,以前经常给我讲一些道理,他志向很大的!”
“表哥你今天来帮忙很给力的,无论如何喝两杯不行的,要多喝几杯,今天也累了一天了,喝点酒解乏去了”
新娘也来劝大龙喝酒说到“表哥,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倒酒,听长风讲以前你对他很好,今天又来帮忙管烟管酒,我听总管大爹说你今天管烟管酒给我们节省了两万多块钱,无论如何要接我给你倒的酒”
同桌的长辈都劝大龙接新媳妇的酒,不要闪了新媳妇的手。表弟也在一旁劝酒,大龙只得端起酒杯喝了十几杯酒,只喝的他天晕地转,眼看重影才作罢。
以大龙的酒量喝这十几杯酒已是过量,怎奈同桌的都是看着他从小到大的长辈,常年不见面,难得有机会坐在一起吃顿饭,都是互推盏杯,你一杯,我一杯,不知不觉已然醉了。
喝多了的大龙坐在酒店包间的沙发上休息,这时姑姑、姑父从外面赶来,他们要先送走家里的客人,才返回酒店招待自家亲戚。
姑姑看到大龙醉倒,就叫酒店服务员给沏杯浓茶端来给他解救。姑父在婚礼上穿的道具服装长大褂还没来的及换,脸上被画的花脸可没擦净,脸边还有油彩。
姑父要给亲戚们倒酒,大家都表示喝多了,不能再喝了,有几个性格开朗的爱开玩笑的起哄说,要喝也是公公老子背着儿媳妇给倒酒才喝。
这时的姑父没有了昨天在酒桌上的官气,在这里也没有叫他易主任,而是叫他的书名易正源和小名正源,在这个场合他是易家的大佬倌而不是荷花街社区的主任。
易正源没有落座,或许是今天在酒席上被人作弄,耗费了太大体力,他扶着凳子站在盖大龙的前面。
南乡县的婚闹风俗是三天没大小,尤其是在结婚酒席上,公公要背着儿媳妇绕会场转一圈。公公、婆婆在这一天要被好好打扮一番,接亲时要穿上道具服接亲,酒席时要穿道具服参加活动。
公公的装束是头戴红色尖尖帽,上书“某家老倌烧鸡公”身穿大明文官朝服或者清代马褂长衫,额头上画一个三昧真火符,脸上涂成大花脸,左背一条吹火筒,右挎一个火葫芦。远看就是一个唱大戏的大花脸。
婆婆身穿京剧老旦服,脸上也要化妆,戴一副只有一个镜片的墨镜,手拿一把蒲扇。
迎亲时公公要抬桥,抬桥需要四个人,一般是新郎的大爹和二、三、四、五大们,都要穿戏服化妆一番。旁边的人可以去摇轿子,使得的轿子晃动,增加抬轿难度,创造搞笑气氛。
到了酒席时,公公要背儿媳妇给客人倒酒,还要把道具拿出来使用,这些道具各有各的名堂和用法。吹火筒一般是钢管做成,一头用红纸塞住,客人要求把酒杯里的酒吹动才喝,公公要使劲把红纸吹开才能吹动酒,很考验人的肺活量。葫芦的寓意的多子多福,一般用当地的葫芦瓜做成,有的会在葫芦里装满沙子,增加葫芦的重量,这样挂在公公脖子,人抬头就要费点力气。
公公背儿媳,婆婆也不能闲着,婆婆要在边上扶着公公,以防公公和儿媳妇跌倒,还要用扇子给公公扇风,边扇扇子边说“当家的麻发火”。
周边人会在这时起哄:“你个烧鸡公麻发火,以后日子红红火火。发火可就今天一天,过了今天以后就不能发火唷,儿媳妇刚进门要心疼,要偷偷给儿媳妇零花钱,婆婆娘看到了嘛,就跟今天带这个墨镜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家人和和气气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说完众人哄堂大笑。
这样一场婚礼搞下来,家里的老人基本被闹的筋疲力尽。
易正源就是这种情况,作为社区主任,社会上认识很多人,多是同年龄段的,谁家取儿媳妇都要被捉弄一番。50多岁的人了,今天又是抬轿,又是背儿媳,还要做各种游戏,要把喜庆气氛搞起来,不能失了礼数,满场跑下来,腰也是累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