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护羌校尉(2)(2 / 2)李寒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汉书李陵传载:李陵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汉遣贰师将军伐大宛,使陵将五校兵随后。”每校千人。

从装备和战斗力来看,霍去病与李陵所率的军队都堪称汉军中的精锐,也都是正规军,八百至一千是一校的正常编制。另外汉书赵充国传载:“步兵九校,吏士万人。”一校千余人。

后世公元1978年,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一批前汉木简,内容大部分属于军事方面,虽然在军队各级编制上学者看法不同,但一校八百至一千的人数认识基本相同。

护羌校尉领有的军队护羌校尉营是直属汉朝廷驻扎于边地的边防军。军队构成和兵员数目与朝廷宿卫军有一些差异。从构成来看,除了直属的编制内的汉人正规军将屯兵外,还有一支编制外的异族骑士组成的义从兵。这是护羌校尉营的基本构成。

我们从将屯兵起。

“将屯”,据史记傅宽列传载:“徙为代相国,将屯。二岁,为代丞相,将屯。”裴驷集解:“如淳日:既为相国,有警则将率而屯守也。汉书赵充国传载:“迁中郎将,将屯上谷。”意为典领边郡屯兵,屯守边郡。

“将屯兵”、“屯兵”是屯驻于边郡的野战部队。这种将屯兵主要由戍卒组成,后汉后戍卒减少,大量使用募兵和弛刑徒。

后汉时期直属护羌校尉营中编制内的将屯兵,是由戍卒、募兵和弛刑徒构成汉人正规军。据后汉书邓训传载,张纡行诈滥杀降羌引发羌人大起义后,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邓训代为护羌校尉,“经常屯兵,不下二万,转运之费,空竭府帑。”二万人是战时兵员数。

待邓训安抚叛羌后,“遂罢屯兵,各令归郡。唯置驰刑徒二千余人,分以屯田,为贫人耕种,修理城郭坞壁而已。”可见二千余人是平时的规模,主要是驰刑徒。其余征发来的戍卒、花钱雇的募兵均被遣散了。

据后汉书西羌传载,顺帝建康元年公元144年,护羌校尉从事马玄统领降羌再叛,校尉赵冲领千余人追击,途职所将降胡六百余人叛走,渖将数百人追之,遇羌伏兵,与战殁。”护羌校尉营发生内讧,事起仓卒,这里的余兵数百仍忠于赵冲估计就是些亲近的汉人将屯兵。

直属于护羌校尉的除了将屯兵,还有一支编制外由异族骑士组成的义从兵。这是一支相当特殊、力量强大的军队。即“湟中义从胡”。

匈奴击败月氏,部分未西迁的月氏保南山依附羌人。与羌人通婚杂处,语言、服饰、饮食与羌人相似,基本同俗羌化,称为“月氏”。汉征服河湟地区后,“于是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虽依附县官,而首施两端。其从汉兵战斗,随势强弱。其大种有七,胜兵合九千余人,分在湟中及令居,又数百户在张掖,号日义从胡”。

据后汉书邓训传载:“塞内月氏胡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汉亦时收其用。”羌人攻胡,邓训保护周全,治病救困,待以恩信,为胡所敬。“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湟中义从胡发展成依附护羌校尉营居住活动编制外的职业异族军队。在历次对羌作战中作为主力部队使用,“以夷制夷”,发挥重大作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