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齐王去与留(1 / 1)庸疯才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调派齐王司马攸担任都督青州诸军事的诏书于十二月初正式下发。举朝哗然。元老重臣纷纷当朝谏阻。征东大将军王浑的奏表更是通过军方途径送达朝廷。王浑在奏表中说:“以齐王的地位和才干,应当像周公一样将来辅佐年轻的天子,而不是派到青州这样荒僻的地方做一个有名无实的都督。治理天下,应当通过正道求得忠正贤良之人,而不应该因为猜忌而疏远这些人。陛下此举,作为兄长,有失亲亲仁爱之意;作为天子,有伤忠良爱国之心。”

司马炎将这份奏章丢给坐在一侧的荀勖,然后看着阶下,若有所思。荀勖仔细看了一遍,谄媚地看着司马炎笑了笑,起身伏于阶下,说道:“果然不出陛下所料,一试便知朝廷百僚全都归心齐王。这样看来,如果齐王留在京师,陛下百年之后,太子想顺利继位恐怕是很难了。”

坐在另一侧的冯紞立即接口道:“陛下曾经要求宗室的王侯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齐王是陛下的胞弟,如果齐王做出表率,那其他人就不敢赖在京师不走了。”

司马炎面无表情,扫视了一下二人,突然说道:“荀勖,拟旨。征东大将军王浑,佐命立功,劬劳为国。出则镇御方岳,入则参赞朝政,有古大臣之风。特念其年高,征拜尚书左仆射,给家兵千名。”

荀勖一懔,回道:“遵旨。”

直到年底,也未见诏旨催促齐王离京赴任,王济松了一口气。很快就过了年,因为还在正月,喜庆之气还没有消退。太常博士们还在回味着新年的美味的时候,接到了一纸诏令,要他们商议确定一下齐王赴青州之任的礼仪规格。博士们立刻嗅出了其中的味道,庾雱、太叔广、刘暾、繆蔚、郭颐、秦秀、傅珍等七人草拟一表,并不提及任何礼仪规格,只是谈到齐王应该留在京师辅政,而不是去千里之外守边。

太常郑默与博士祭酒曹志看了以后,也背书了自己的名字。没过一天,廷尉刘颂即前来宣诏,郑默和曹志以蜚语流言、矫饰沽名而被免去官职,庾雱等七人则因为答非所问,轻君慢上而收付廷尉狱议罪。没过几天,廷尉刘颂具结奏报,庾雱等七人以大不敬之罪,当弃市,尚书省复核之后,便可行刑。

在金谷别墅的密室里,石崇和王济相对而坐。王济满面愁容,石崇则一脸冷峻。过了一会儿,石崇开口道:“我看这事不能放弃。你回去后,带着常山公主再去一次齐王府,一定要说服齐王面见陛下。这几个人的命只有齐王能救回来。如果这几个人被砍了头,齐王的命也就难保了;如果这几个人能捡条命回来,齐王兴许还可能躲过这场麻烦。只要在青州能平平安安地待着,就有机会重新回来。”

王济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什么话都没有再说。

两天之后,廷尉刘颂接到内侍传旨说,庾雱等七人本应斩首,以儆效尤,不过念其归罪之后,痛悔其过,现免其死罪,除名为民,着博士复议齐王赴任之礼仪。

一直到三月中旬,齐王还没有动身,所有的都准备好了,人病了。听王济说,上次进宫回来就病了,浑身发热,胸闷身重,盗汗噩梦,不思饮食,时缓时急,已经快一个月了。

“报告给陛下了吗?”石崇问道。

“齐王妃专门进宫禀报的,这才拖延了这些日子。陛下还派了两个御医专程来王府诊治。”王济回应道。

石崇又问道:“那两个御医怎么说?”

王济摇摇头,说:“御医诊查了好一会儿,什么也没有多说,只让好生休养,便回去了。”

石崇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下可就麻烦了。你不应该鼓动常山公主进宫哭闹,以生病为由请求将齐王留在京师。今天午后,陛下忽然怒气冲冲地走进书房,对我和王戎说:‘齐王是我的胞弟,让他出镇青州是我的家事,伤风受寒小病小恙,就赖在家里不出门了吗?王济更是莫名其妙,撺掇个女人到宫里来又哭又闹,成何体统!’”

王济一脸悻悻然,说道:“这实在是情急无奈,我才出此下策。”

石崇接着讲述道:“看着陛下大光其火,我和王戎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觉得陛下脸色有些和缓,王戎才小心地劝说:‘陛下虽然家族子弟众多,但是像齐王这样德才兼备者并不多。大臣们的意思是齐王留在京师要比坐镇方面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陛下斜了他一眼,不屑地说:‘只有留在京师才可以翼赞天下?难道镇守青州是散官闲差?’”石崇顿了顿,看着王济,说道,“我看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再闹下去结果就可能更糟了。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齐王的病慢慢好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