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2 / 2)司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李站长的逐客令明显失效了。这时,章一鸣来到文翰的身边,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大概也就在影视剧中见过这样的场面。这不是明显地拉王旗造反吗?可能是年轻吧,章一鸣的心里有些慌乱,文翰示意他坐在自己旁边,静观其变。

郑晓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控制了会场,他不慌不忙地说道:“诸位才子既然对我说的话感兴趣,那我就占用大家一点时间来谈谈我的看法。我和邵总编是多年的老朋友,按常理讲,既然我们合作了就应该有始有终。但邵总编的一些做法却让我这个老朋友实在不敢恭维。按照合作协议,我负责的项目在出版之后整部书总收入百分十五的提成就应该到位。可是,邵总编不但不兑现他的承诺,还把我副总编辑的工资也取消了。就按一般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给我发薪。所以,我觉得作为编辑部的老板,邵总编做人不够诚信,做事不够仗义。就这两条,我认为,我已经没有必要也不值得继续和他合作下去。我承认,邵总编很有才华,但才华并不代表贤能,德不配位,再高大上的才华注定也会失败的。在和邵依晨取消合作之后,我就在省新闻主管部门重新注册了松江省人文历史著作编辑部。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正式的批文,由我担任总编辑。而且我们已经和中国改革开放国情国策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由我们编辑部负责这部丛书湖南卷的编撰工作。王主任,你把有关批文给大家看一下。”

角色转换太快了,刚才还是王秘书,现在忽然变成了王主任。在大家还没有安全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位王主任就把有关编撰工作的批文原件及复印件分发给了大家。他把原件在大家面前展示了一下就收了回来。

看来,郑总编是有备而来,他想打歼灭战一锅儿端。复印件一共十四份,居然还有李站长和小江的份儿。李站长拿起复印件看了几眼就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对小江说道:“小江,你去外边给郑总编买几瓶矿泉水来,别让领导渴着。”小江会意马上出去了。

郑晓也算职场老手,仅凭一个动作就能洞若观火。他微微一笑对李站长说道:“李站长,矿泉水就不必了,我没那么娇贵,喝点凉开水就成。不过这个时间给邵总编打电话,恐怕他已经睡着了。”郑晓直接揭穿了李站长的意图,弄得李站长很不自然。他抬手看了看手表,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文翰把几份材料都看了一遍,然后递给了一鸣。此时他已经有了相应的对策。大家把有关批文都看完了,郑晓才接着说道:“现在诸位都相信我刚才说的话了吧。现在,我就跟大家说一句掏心肺腑的话。这次我和王主任就是专程到这里诚挚地邀请大家和我们一起精诚合作,共创美好未来。既然谈合作,就必须有相应的合作内容和条件。刚才我已经说过,诸位都是新闻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既然是人才就应该享有人才的相关待遇。我们合作以后并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我们是合作伙伴是朋友,绝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凡是这次与我们签订合作协议的人员都将视为我们编辑部的元老级人物,是编辑部的创建功臣。工资待遇全部按照副总编级别来定。我们将在全国设立10个省级工作站,今天与我们签订合作的人员就是我们各省工作站的负责人。而且我还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工作站全部设在五星级宾馆内。我们与宾馆签订合作协议,工作站所有人员都在宾馆内的食堂用餐,这样就解决了大家的吃住问题。从此以后诸位就不用再受这些风餐露宿之苦了。现在,我们的长沙工作站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就是从长沙市赶过来的。长沙站的负责人暂时由王主任代理,等咱们这边的人员到位后就由我们这里的人重新上任。不知诸位有没有兴趣和我们一起并肩战斗共创美好明天啊?”

“大饼”画得太诱人了,就连文翰都为之一震。郑晓此行是志在必得,他是下了血本啊。但郑晓越是这样做就越让文翰觉得不可靠。在文翰看来,郑晓把他们称之为全省新闻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凭这一点,足以证明郑晓做人不真实。在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眼里,能被这么大的领导称之为人才那是多么光彩的事儿。

然而,凡是有一点自知之明的人听了郑晓说这句话都觉得有点难为情。因为这个“人才”的帽子,郑晓给他们戴得太虚伪了,最起码文翰觉得是这样。在这些人当中,有的人连一条短消息都不会写,五个w都不知道代表什么?居然还被称为不可多得的人才?还要当什么站长、副总编辑?这就是典型的为了鱼儿能上钩,先下猛料,什么话都敢说,什么愿都能许。在郑晓看来,这绝对是一个聪明之举,而在文翰看来这实际上正是一步臭棋。恰恰就是这步臭棋给文翰这样贵有自知之明的人提了醒。

小江回来了,他对李站长说仓买已经关门了,矿泉水没有买到。就在小江坐下的那一刻,李站长面前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李站长马上拿起了话筒,话筒里传出来总编辑邵依晨的声音。邵依晨让李站长把电话机免提打开,这样办公室里所有的人员都听见邵依晨的说话声。“各位采编人员,大家好,我是邵依晨。此时此刻,我只想和诸位澄清一件事情。郑晓同志已经不是咱们编辑部工作人员了。编辑部与他解除合作关系是因为他没有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但是,他还要得到完成工作总目标的全部奖励,至于其他原因我就不在这里讲了。我想强调的是,我知道大家工作非常辛劳。请你们放心,编辑部对诸位的所有承诺都会兑现的。大家不要受别人的蛊惑和诱导,请你们安心工作。有关生活补贴问题我们马上研究,一定会给诸位一个满意的答复。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我在北京恭候诸位凯旋归来。谢谢大家,再见。”

此时,办公室里再次寂静无声,只听见话筒里传出来的“嘟嘟”的声音。郑晓想都没有想到邵依晨会通过这种方式与他隔空展开了一场较量。在这个层面上,邵依晨明显占了上风。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把郑晓视为空气一样,完全晾在了一边。表明自己的态度后马上挂断了电话,根本不给他驳斥喘息的机会。

郑晓已经表现出极为尴尬的神情,他的王秘书兼主任也不知所措地看着他。

李站长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他往椅子后背上一靠,泰然地看着郑晓说道:“郑总编,时间已经很晚了,这次会议是不是该结束了?”郑晓也看了看手表,又环视了一圈之后才说道:“刚才我说的话绝对算数。如果大家有意愿的话就和我们联系,我们在宾馆等待诸位的到来。我最后再说明一下,不要被毫无诚信的承诺蒙住双眼。因为我就是一个受害者,一个最好的证明。王主任,把咱们的联系方式留给诸位,我们走。”王主任把自己和郑晓的名片给每人留一张,然后跟着郑晓走了出去。

李站长坐直了身板,两只胳膊直起来放在了桌子上,双手握在一起拄着下巴用一副得意的神情看着郑晓出门的背影说道:“刚才的情形诸位都看到了,邵总编的讲话大家也都听到了。别的我不多讲,是去是留,是在这里干还是跟随郑晓,请诸位自行决断,散会。”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如果李站长没有及时与邵总编联系以及邵总编的电话表态,局势的发展还真不好说。总之,郑晓的策反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的。现在的局势是因为有了邵依晨的承诺和表态,李站长略占上风,八两对半斤。至于最后的结果只能等待明天见分晓了。

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决断就在当前,选择不会超过明天。尽管是晚上10点多了,但大家似乎都没有困意。郑晓给出的条件不得不说是极具诱惑力的。对于一个特别想干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来说,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副总编级的待遇,还是省级工作站的负责人,这样名利双收的好事主动送上门来,包括文翰和章一鸣在内,又有谁会无动于衷呢。章一鸣似乎有了点小波动,但他看见大哥文翰始终没有表态,一脸的波澜不惊。他也就没有急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关键时刻还得靠文翰做最后的抉择。

文翰表面上看似天下太平,但实际上,他内心的思想斗争从会议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他不是没有考虑过郑晓的条件,但一个编辑部的副总编,是需要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和非凡的写作能力支撑起来的。这么重要的职务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他总感觉有点天方夜谭。况且就自己目前的水平,承担起一个真正新闻记者的职责还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坐上副总编辑的位子他肯定是不胜任的。这一点对他来说毋庸置疑。关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文翰需要成功,但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成功并不是像郑晓今天说的那样一蹴而就,它是需要时间的磨砺和刻苦努力再加上有力的时机。

今晚发生的事情,文翰认为这绝不是一个好时机,相反那他倒觉得像是一个小孩过家家的把戏。邵总编在电话里说出和郑晓解除合作关系的具体原因,其实就是利益纷争。但对于他和郑晓其他方面的事情绝口不提,连一句攻击郑晓人格尊严的话都没有,而且还称呼郑晓同志。不管怎么说,即使邵依晨存在对不起郑晓的地方,但他还是在郑晓搞突然袭击的时候,只是把基本事实讲了出来。相比郑晓的言行和举动,他俩的人生格局马上立下高判。

文翰由此也产生一个判断;郑晓此次前来策反的目的不仅仅是动员大家和他一起干事创业,更大的可能就是想报复邵依晨。通过挖墙脚,釜底抽薪,致使杭州站工作陷于瘫痪,最后让邵依晨声名狼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采用了封官许愿的办法,为大家画了一个无法实现的“大饼”。只要大家跟他走,他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大展宏图,他为大家许下的美好明天,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而对于当前的形势,文翰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只不过没有来得及和一鸣探讨。至于最后的结果,杭州工作站的这些人如果选择和郑晓在一起,就有可能成为郑晓报复邵依晨的工具而已。

想到这里,文翰突然冒出了一身冷汗。他终于认识到,选择郑晓就等于选择了一条不归路,那是一步没有解局的死棋。已经是深夜12点了,既然有大哥文翰坐镇,章一鸣索性什么都不想了,躺在床上早就睡着了。由于人多,李站长和小江还有另外两个人已经搬到办公室里住了。此时,宿舍里包括文翰他们俩就三个人,其他的人自从散会以后一直没有回来。文翰已经有了正确的抉择,困意也随之而来。他看了看许利空着的床位,心想,这小子必走无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