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1 / 2)司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推荐名单上还有12家企业在余杭市。休息两天之后,文翰和章一鸣乘坐火车直接进驻余杭。余杭市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目前已经成为杭州市余杭区,最近又被□□确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凭借在绍兴市积累的工作经验,文翰和章一鸣在余杭市也很快打开了局面。两周之后,他们已经和其中的6家企业进行了成功接洽。因为那时手机还是有钱人的专利,电话还没有普及到一般市民家庭。设立在街边的电话亭就成为一些人发家致富的工具了。为了保持和工作站的联系,站里规定,外出的采编人员每三天之后必须和单位联络一次,请示汇报工作也包含其中。这天上午,文翰向李站长请示版面的事情,李站长则在电话里告诉他们,总部已派人到工作站检查工作,要求他们马上返回工作站参加会议。

文翰和章一鸣于当天下午就返回了杭州工作站,其他采编人员都已经回来了。总部派来的神秘嘉宾一共有两位。其中一位叫郑晓,年龄在50岁左右,来编辑部之前在物资部门做宣传工作,后来下海单干。在去年编辑部年终总结大会上文翰见过他,职务是编辑部副总编辑,和文翰的恩师宗华同一级别。另外一个人比较年轻,文翰没见过。因为是副总编来检查工作,李站长在一家比较高档的饭店宴请了这两位“钦差大臣”。欢迎晚宴的时间并不长,还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

等他们回到工作站的时候才将近晚上7点。看样子,他们并没有饮酒。别人倒没有什么反应,文翰的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他总感觉今晚会有什么事儿要发生。

李站长陪同领导回到办公室坐定,小江给他们倒了茶水。李站长让小江通知所有人员半小时后在办公室开会。文翰正在宿舍里休息,听到开会通知后,他马上预感到一定会有大事要发生。晚宴上李站长没喝酒就已经引起了他的注意。现在又要连夜开会,这就更不正常了。有什么事情非得连夜开会?这里面一定有故事,但究竟会有什么事儿?文翰一时也想不明白。他把一鸣叫出来去了卫生间,然后附在他的耳边小声说道:“做好思想准备,今天晚上要有大事发生。”章一鸣一脸诧异地看着文翰,小声问道:“大哥,什么大事呀?”文翰不动声色。“不知道,猜的。”“开会了。”小江喊了一声,所有人来到办公室。

会议开始了。李站长首先发言:“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郑晓副总编,这位是王秘书。郑总编和王秘书先后站起身来和大家打了招呼又坐下了。李站长接着说道:“郑总编这次来杭州站的目的,一是代表邵总编检查指导工作,另外就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向大家宣布。我本来提议准备明天上午开会,以便让郑总编好好休息一下。但郑总编还是决定在今天晚上连夜开会,我就同意了。下面就有请郑总编讲话。”

文翰感到自己的猜测有些眉目了。怪不得他们回来时,文翰发现李站长的脸色十分严肃,甚至有些难看。原来他和郑总编已经产生了分歧。郑总编在大家稀稀拉拉的掌声中开始讲话:“本来我想听一听诸位在最近一段时期的工作情况,在开会前李站长已经给我介绍得很详细了。我就不一一听取大家的发言了。我知道诸位在这里工作很辛苦。看看这板床,这简陋的办公环境。大家工作了一天,劳累了一天,晚上居然还要自己做饭。当我看到大家工作在这样艰苦的条件时,说实话,我感到非常难受。”郑总编说着竟然伤感地流出了眼泪,旁边的王秘书赶紧把面巾纸递了过去。

就在郑总编象征性地擦拭眼泪的时候,许利第一个抢先发言:“郑总编,您说得太对了。您能站在我们采编人员的立场看问题,我非常感动。这里的生活条件确实很一般,这您都看见了。希望您回去之后能够和领导反应一下。我们工作了一天特别辛苦不说还要自己做饭,我们太不容易了。请郑总编给我们呼吁一下,能否给我们增加点生活补助啊。”

“是啊,许利说的是实情。领导也不能光想着赚钱,也得为我们员工的实际利益考虑考虑。”

“就是嘛。我们背井离乡,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我们都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可是,你们再看看我们住的环境,就像个大车店。既没有家的感觉又没有单位的样子。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许利开了第一炮,大家便议论起来了。有人开始附和许利的言论了。

郑总编看见大家都想踊跃发言的劲头就接着说道:“诸位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做出非凡的工作业绩。这不仅令我十分钦佩,也让我万分感动。我知道,大家都是人才,是新闻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既然是人才,就应该享有人才应该得到的待遇。今天,我来到了工作站,亲眼目睹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竟然如此简陋不堪,这令我非常震惊。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你们的呼声和诉求,我不仅知道了,我还要宣布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我不仅要为大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我还为诸位大才子带来更美好地发展前途。”

很显然,会议并没有按照原来的议程进行,相反倒被郑总编完全掌控了局面。从刚才郑总编的讲话中,李站长就已经知道了郑晓此行的全部意图。他根本不是代表邵总编来检查工作的,分明招兵买马搞策反来了。李站长感到非常震惊之余,马上想到了应对之策。

郑晓刚撂下话音,李站长则严肃地说道:“郑总编,你刚才说的话有些不妥。改善采编人员的生活条件不是你一个人就能定下来的。这么大的事情,邵总编应该提前和我打声招呼。毕竟我是这里的负责人,我不知道你刚才代表谁在说话?”

郑晓冷笑一声:“哼,李站长,我看你也是个明白人。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我今天说的话谁都不代表,我就代表我自己。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已经和邵总编取消了合作。目前我已不再是松江省社会科技著作编辑部的副总编了,而是松江省人文历史著作编辑部的总编辑。这位就是我的秘书兼办公室主任王主任。”

郑晓的一番话,使会议现场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大家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都在心里为自己的未来谋划着,算计着。一时间办公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板上都能听到。

姜还是老的辣。多亏李站长行走“江湖”多年,。他首先打破了沉寂:“既然郑总编亮了底牌,那就请您离开这里。因为这里是松江省社会科技著作编辑部杭州工作站,不是你松江省人文历史著作编辑部的工作站。”这句话说得好,釜底抽薪啊。文翰暗暗为李站长叫好。

郑晓看了一眼李站长说道:“李站长,您用不着这么早就下逐客令。虽然你我目前不在一个单位共事,但我们毕竟同事一场,况且我们还是朋友嘛。朋友来了有好酒,虽然晚上我没有喝酒,但我非感谢您的盛情款待。你放心,我不会占用大家过多的时间,请让我把我该说的话说完,到时候不用你说,我们自然会离开。而且,我还很自信地和您讲,在座的每一位一定会对我下面要说的话非常感兴趣,大家想不想听啊?”这真是一只老狐狸,老奸巨猾不说还能掌控话语权,不简单啊。文翰在心里给郑晓下了定语。

“我们想听一听郑总编的意见。”郑晓的话音刚落,就有好几个人说了话,其中就包括许利那一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