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七章 宫中诸般事(1 / 2)肆世叁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宫明德殿内。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主官,会同六部的部堂们,齐集一堂。

十六卫的大将军们,分立站在巨大的长安城周边地形沙盘前。

气氛有些凝固,紧张的气息弥漫在殿内。

皇帝正在别处听取百骑的消息。

艰难跋涉后,才进到宫中的大臣们,皆是面色凝重。

众人面前早早的就被奉上了一盏热茶,却并没有一个人伸手去动。

就连一旁伺候的宫女、内侍,也是恪守安静,一点大气也不敢出。

方才,有一个刚入宫的宫女,只是左脚轻轻的挪了一下。

就被总管干台一个眼神,吓得一个抖擞。

右领军卫大将军一脸阴沉,旁边的左领军卫大将军同样铁青着脸。

右领军卫大将军沉声开口:“京兆府怎么办事的!关中各地州府怎么办事的!为什么?为什么半日之间,无数的流民会涌入长安城?”

左右领军卫掌同左右卫,尽管十六卫都是驻扎在长安周边,负责帝都安危,但领军卫凡分兵主守,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苑城诸门。乃是直接负责长安各处城门的。

如今半日之间无数流民冲进长安城中,左右领军卫便是首当其中,压力自然也是最大的。

这个时候,领军卫的大将军出这样的话,疑惑之中已经是在责怪长安周边地方官办事不力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地方官府,不单单是要治理地方,更是肩负着管控地方百姓的责任,凡是出入辖地者,都要有官府给出的批文才可。防止百姓流窜,亦是地方官员职责之要。

眼下那么多的流民涌入长安城,便明了那些地方官并没有做出阻拦。

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更是直接抬手拍在了沙盘边框上。

老程一脸气势汹汹,开口就骂:“都是酒囊饭袋!混账玩意!连个流民都拦不住!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啊!”

如今长安已经是陷入动乱之中,十六卫不管怎么,已经是担下了责任。

其余的大将军们,也是一脸愤愤。

这样的事情,前一年上元时便发生过,当时事情之后,十六卫便收到了皇室的训斥和责罚。如今,长安再一次的乱了起来,这些往日里杀伐果断的大将军们,哪里还能接受的了。总不能,原本该是开疆拓土的军队,这个时候要拿起手中的屠刀,砍向帝国自己的百姓子民吧!

打又打不得,杀更是不能杀的。

没了这份依仗,面对无数百姓的涌入,就算是十六卫筑起人墙,也挡不住的。

长孙无忌一脸阴森,看着插满红色旗的长安城沙盘,冷哼了一声。

这些旗,代表着如今城中汇集的流民最多的地方。然而,在这份沙盘上,几乎是看不到没有被插上旗的地方。

长孙无忌是吏部尚书,本就掌管下官员,如今更是检校尚书右仆射,与左仆射裴瑀分管尚书省。

裴瑀乃是老臣,年事已高。现在尽管也在现场,但明显是一副不管事的样子了。

尚书省和六部的重担,自然都落在了长孙无忌的身上。

这个时候,军方在责怪地方官员,长孙无忌也不得不站出来话解释。

“地方官员无能,自有朝廷法度惩处!”开口,长孙无忌便没有对那些地方官员偏袒,但是却紧接着:“但是十六卫负责长安安危,那么多的流民涌入城中,你们手底下的兵,都干了什么!”

最后一句话,长孙无忌的很重。

言语间,更是直接就在责怪驻守长安的军队,没有能拦下那些想要涌入城中的流民。

一旁站在军方中的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恭冷哼了一声。

尉迟恭当武德九年立有大功,本身更是性格直爽,平日朝堂上更是常与长孙无忌等人相对争论。

此时眼看长孙无忌将事情怪罪到军方身上,便是脸色不悦,开口回怼:“右仆射要是觉得我们做的不好,大可随意去长安一处城门下看看,右仆射试试能不能拦得住那些流民。不过,某还是要提醒一句,右仆射去的时候最好带上一把刀!”

“放肆!”门下主官侍中高士廉亦是冷哼一声,看向尉迟恭:“国朝官职,各有分别职责。尉迟大将军此言何意?十六卫没能护好长安,不去严令值守?反倒是在此胡乱推脱!如今的十六卫要是护不了长安,护不了陛下的安危。老夫这便上一道折子,请了陛下将十六卫的将官们都给换了!”

军方又被责怪,老程火爆脾气立马便点燃,抬手直指高士廉就骂了起来:“高士廉!你去啊!陛下就在宫中,你要是不写折子,耶耶看不起你!”

高士廉脸色一沉。

刑部尚书郑善果站出身来:“程大将军,朝堂之上宫中之地,不要失了礼仪!”

郑善果看似劝和,言语间却只程知节,而没有另一方的,已经是在维护长孙无忌和高士廉。

“十六卫的将官升迁贬黜,自有兵部会同十六卫,与陛下商议!刑部,河东道都知兵马使王德厚的事情,如今查得怎么样了?”

此时,又是一位部堂站出来,竟然是如今的兵部尚书杜如晦。

不咸不淡的一句话,神态平和的杜如晦只是淡淡的了一句。

不论是高士廉还是长孙无忌,都是一滞。

刑部尚书郑善果,更是气息一短,张口间却是不出话来。

殿内气氛更是紧张,几方的人都已经是吵开聊。

中书令房玄龄拿起面前的茶杯,抬到嘴边却是没有继续,然后轻轻的放下,落在面前沙盘边框上,却是发出一声闷响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