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袁淼再一次的从东宫走出来的时候。
长安城上空已经是夕阳斜挂。
一身未曾换下的战袍穿在袁淼的身上,袁淼静静的站立在东宫门前。
早就等在东宫外面的赵刀,见到袁淼出来,牵着两匹马立即上前:“我们现在回去吗?”
“回去!”
袁淼也不多,牵过缰绳便翻身上马,沿着朱雀大街奔驰起来。
赵刀看着袁淼走的方向,先是一愣,然后立马趋马赶上去:“这不是回府里……”
袁淼勒住缰绳,放慢速度,回首淡淡的了一句:“回骊山!”
完话,袁淼便再一次扬起马鞭,加快速度。
跟在后面的赵刀看着袁淼的背影,也大概知道今日入宫这一趟,怕是出了什么事情,便不再询问,只是加快速度跟上前面已经走远聊袁淼。
……
当。
长安城的官员,也都知道了新丰侯袁淼已经返回长安。
更知道了,袁淼方一回到长安,便被陛下宣召面圣了。
按照往常的惯例,像袁淼更是在草原上接连两战,两战全胜,皇帝自然是要表功封赏的。
只是翌日。
在早朝上,群臣们并没有看到新丰侯袁淼的身影。
而在日常政务处理完毕之后,皇帝更是直接宣读了一封圣旨。
新丰侯、右武卫将军袁淼于国朝有功,进散阶冠军大将军、加尚书省兵部尚书衔。
这一道封赏的旨意,要是对于旁人来,那可谓是恩荣鼎盛了,甚至更可谓是真正踏入大唐的核心了。
冠军大将军乃是武将散阶,新丰侯本就是军功出身,进了冠军大将军,几乎就等于袁淼可以任职十六卫大将军。而加兵部尚书衔,自然不可能是让袁淼真正入主兵部,但这是一种圣恩和荣耀,可以在朝堂上直抒军国大事。
但是,将这一切加在袁淼身上,却又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从新丰侯袁淼没有参与早朝,到加进官职,都让大臣们品出了一丝旁的意思。
只要细细探究,便会发现,这一番封赏之下,袁淼手中掌握的权利其实并没有丝毫的增加。实职还是右武卫将军,甚至于因为袁淼一返回长安入宫面圣,而后便返回骊山。
更让人觉得,这是被皇帝下令闭门的旨意。
不由的,朝中大臣们私下便开始议论起来,是否是原本如日中的新丰侯,惹怒了陛下……
朝堂上的任何细节,都会被长安城中的那些官员们放大,慢慢研究。
但是在骊山,袁淼却真的过上了居家过日子的生活。
倒是对于骊山这边来,有没有袁淼在,都是一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