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着头的袁淼,表情微动。
缓缓抬起头,袁淼就迎上了李世民含笑的目光。
“金河两战,你辛苦了!”
平静之中,李世民缓缓的。
此时,房玄龄已经将茶煮好,为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斟好茶,便立即转头看向袁淼。
在袁淼还是迷惑之时,便开口道:“你送回长安的奏折,陛下已然让我们看了。能在金河站稳脚跟本就不易,更是前后接连两战,金河营地也未曾真正乱起来,很不错!”
袁淼微微顿首,到现在心中也不知道,今日为何会有这样的安排。
但两位大佬都开口发话了,袁淼也只能是点着头:“臣之所在,并无辛苦一……”
“辛不辛苦,朕能看到,所有人都能看到!”
李世民一边着,一边接过茶壶,从一旁的茶盘上取出一个干净的茶盏放在袁淼面前,缓缓的将茶盏倒入半杯茶水。
袁淼再次叉手低头:“臣惶恐!”
“起来吧,坐下。”李世民平静的着:“一路跋涉,从草原到河东道再到长安,一路遥远,就不要再行什么礼了!”
袁淼直到此时,依旧一脸的疑惑。
看着眼前的局面,似乎今日是个君臣谈心、君主施恩的情形。
抱着疑问,袁淼抬脚起身,稳稳的盘腿坐在了案几前。
“臣谢过陛下!”
袁淼刚一坐下,这边长孙无忌便直接开口道:“按照我们的谋划,你该是等朝廷再一次与颉利可汗交易完毕后,金河营地在草原上彻底稳定下来,才会准备交接人手返回长安的,为何提前奏请返回?”
“这也是,今日你一回来,陛下便召见你的原因。”
在另一旁,房玄龄补充解释了一句。
袁淼微微一愣,才知道皇帝的心思。
不由的,袁淼抬头看向案几对面的李世民。
只听李世民开口:“某从李靖那里也了解了一些。你在金河营地做的确实不错,那将牧民分化的计谋,已经很是老成了。某也知你不是厌倦边地苦寒,但是徒然上奏返回长安,虽然某也准了。
但是,朕需要知道原因!”
袁淼心中微微一动,听出了李世民话中的含义,没有任何的停滞,开口便:“陛下也知,如今金河营地其实已经是一切稳妥。该有的章程和方向,早就已经定了下来。右武卫将军范阳文,当初亦是随臣一同出塞,对各种事项也是了然于心。在河东道内,又有李大总管作为依靠,自然是无虞的。”
当袁淼完话,长孙无忌悄然的看了过来。房玄龄则是稍稍低头,重新泡起茶来。
只有李世民微微皱眉,显然是对这个解释不满意:“这是事实,但不是你要求返回长安的理由!”
同样的,袁淼面色发紧。
最终,袁淼再一次的起身叉手行礼,沉声道:“臣此次返回长安,是为大唐之未来!”
“放肆!”
一直做老实人样子的房玄龄,顿时将手中的茶盏拍在案几上,高声训斥了一句。
在房玄龄对面的长孙无忌,同样瞪眼:“大胆!”
一介臣子,怎敢妄言帝国未来。
帝国的未来在于君王,在于国本。
当一个臣子在皇帝面前,言谈未来之类的。不是愚蠢,就是想要造反。
李世民同样脸色不好,但却没有发怒,见到袁淼的眼睛向着两边瞟着,便沉声:“无忌、玄龄,先去前殿吧!”
“臣领命!”
长孙无忌静静的看了一眼李世民后,便起身躬身领命,然后走出水榭。
房玄龄则是深深的看着已经又低着头的袁淼,最后无声的叹了一口气,也是起身。
“臣告退……”
当水榭之中再无第三饶时候,李世民砰的一声,将手中的茶盏砸在案几上。